扶智與扶志并舉 夢想和未來同筑

2021-04-16 12:16:08

來源:互聯網

    時光荏苒,歲月更迭,忙碌中我已不知不覺在康平縣三家子街道葦塘村駐村工作了1100多天。作為沈陽市的選派干部,我深知責任重大,倍加珍惜這三年的駐村時光。

    為了鄉村長遠發展,我為自己制定的目標是給村里建好一個班子、帶出一支隊伍、選對致富路子。為此,我積極配合上級黨組織和村黨支部,努力培養人品好、德行高、能為百姓服務的后備干部,吸引更多年輕有為的村民積極入黨,為村里帶來前所未有的朝氣與活力。

    我通過學習強國平臺、村精神文明實踐站、村黨員學習工作群等渠道,激勵黨員、積極分子共同學習進步,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大家在業余時間競相學習黨務知識,我還帶領部分黨員為村部拍攝了宣傳微視頻,被學習強國平臺采用,使黨員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得到很大提升。我們通過黨員群眾“手拉手”等活動和村新時代精神文明實踐站的建設,將葦塘村黨員和群眾進一步融合在一起,促進了整個村莊和諧穩定發展。

    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村電商、緊抓脫貧攻堅、協調項目資金、清潔村莊、防汛抗旱、道路改造……這些千頭萬緒的工作就是三年來我和村干部的日常。但是,我們不僅僅局限于謀經濟發展,抓村集體經濟,作為一名從事多年科研工作的工科博士,我對“扶智”和“扶志”更加看重。我堅持開展針對鄉村兒童的公益活動,努力增長孩子們的見聞,拓寬他們的視野,為成長之路打好路基,包括建設了葦塘村兒童益站,引進大學生志愿者開展寒暑期支教,開展遼寧省博物館送展下鄉、遼寧聯通公益助學送課下鄉等活動,共協調社會力量來村授課30余次,捐贈圖書、教具、桌椅、學習用品等物資累計達7萬余元。

    葦塘村的兒童益站是與市民政局和愛心公益組織共建的,在孩子們上學期間每天為他們免費提供課后托管服務,輔導孩子們完成作業,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兒童益站教室內外安裝了監控設備,設立了圖書角,增添了新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換了嶄新桌椅,購置了運動器材、地球儀等教學用品。活動期間的每個周末,都有志愿者老師到村里為孩子們開展音樂、美術、手工、跆拳道等興趣課堂活動,已累計開課360余課時,惠及4500余人次。假期的大學生入村支教和課外拓展活動,實實在在為鄉村兒童打開了全新窗口。在這些孩子身上,我們能感受到鄉村振興的未來。

    三年前,作為一名駐村干部來到村里,我帶著些許陌生、忐忑和迷茫,現在我已經成為一名地道的村里人,對這里的一切都充滿了溫情與眷戀。三年里,派出單位領導同事的支持和幫助、家人們的理解和付出、朋友們的關心和關愛,都給了我無盡的動力和信心,是他們讓我毫無后顧之憂沖殺在戰疫一線,是他們支持我捐款捐物給那些需要幫助的百姓解決燃眉之急。

    三年任期即將結束,我希望能緊抓最后的一些時光,去熱愛,去堅守。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第一書記”這個團隊都在無私奉獻著,這個團隊后面站著的是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家人和朋友。我堅信,再大的困難也阻擋不了“第一書記”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闊步前行。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梁馨月整理

關鍵詞: 扶智 扶志 并舉 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