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12:16:11
來源:互聯網
創新集體成員確認和股份量化模式 規范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行為
大連深化農村“三變”改革為鄉村振興賦能
“土地入了股,做了村集體股東,年底分紅拿到6000多元,是俺以前種地收益的兩倍還要多。俺兩口子騰出精力在周邊打工,一年又掙了8萬多元。”大連市普蘭店區楊樹房街道戰家村村民兼股東孫明杰說起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帶來的好處,樂得合不攏嘴。作為全市首批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村之一,戰家村成功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簡稱“三變”)。去年,戰家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6萬元。
大連市始終把深化農村“三變”改革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主線,以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專業化運作、產業化發展為總目標,充分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用,著力整合盤活農村土地資源,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改進生產關系,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盤活農村集體資產,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方面意義重大,大連市堅持整市聯動,統籌推進改革工作。大連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成立市、縣、鄉、村四級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層層壓實責任。2017年甘井子區成為全國改革試點縣(區),2018年55個村成為省級改革試點村,2019年大連市成為全國改革試點市,截至2020年底,全市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村1013個,占行政村(涉農社區)總數的99%。
在全面推進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進程中,大連市創新集體成員確認模式、創新股份量化模式,各村均按計劃順利完成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集體成員身份確認,將集體經營性資產量化到本集體成員,成立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由縣級以上農業農村部門登記賦碼,依法賦予“特別法人”資格,并辦理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稅務登記等手續,組建起了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為加強和規范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大連市近日適時出臺《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推出了兩大政策性突破,即提出創新集體經濟組織管理集體資產、集體企業負責運營的集體經濟模式,推行村核算、鎮監管的財務管理體制,為大連市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有效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指明了方向。
大連市還實施專項扶持計劃,夯實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后勁。從2019年開始,按每村50萬元標準,每年扶持100個左右村。截至2020年年底,市以上財政累計投入1.69億元,扶持308個村發展集體經濟項目。今年,繼續安排市級財政資金3150萬元,重點扶持一批集體經濟薄弱村。同時,大連還將加快推進農村土地股份制改革,促進小農經濟向規模化經營方式轉變;推廣委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流轉土地模式,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協辦、助辦土地股份合作社,到2021年底將累計創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