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 13:01:27
來源:互聯網
省科技廳為創新搭平臺植沃土
高效配置資源 釋放主體活力
創新是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最大增量。年初以來,省科技廳積極轉換思路、轉變方式,把更多精力從分錢、分物、定項目轉到定戰略、定方針、定政策和創造環境、搞好服務上來,為創新打造良好“生態體系”。結合科技型企業需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省科技廳制定出臺了《關于以企業為主體技術創新需求提出、項目生成、組織實施、評價評獎的制度創新若干意見》等文件,推進構建由企業做“盟主”的典型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實施“揭榜掛帥”重大科技項目。目前,已公布首批200個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名單和100個“揭榜掛帥”榜單,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提高集成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應用效率。
健全科技型企業培育體系,壯大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群體。出臺《遼寧省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評價辦法(試行)》,組建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技術創新聯盟,搭建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以省內高新區為主要載體建設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集聚區。實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力爭2021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250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以上,新培育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500家以上。
“帶土移植”引進人才隊伍,助力高端科技人才培育和發展。充分運用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興遼英才”計劃、自然科學基金等政策手段,加大人才項目對企業傾斜支持,鼓勵和支持企業采取“項目+團隊”的“帶土移植”引才方式。今年,還將面向省外和海外高端人才密集型城市,借助高水平人才中介機構,開展“招才引智”活動,推介遼寧科研優勢,發布引才政策。
突出創新生態優化,著力為創新提供“優良生態”和“優質土壤”。制定《遼寧省科技創新條例》,從科研與技術攻關、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科技人才等七大方面,以立法促進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力爭形成全面系統引導、促進和保護科技創新的全鏈條法規,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