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6 10:06:29
來源:網易科技
有問題,就會有答案。作為中國最大的在線問答社區,未來10年,知乎能否解決好自己的問題、繼續講好增長故事?
目前來看,盡管仍處盈利早期,知乎已然備受互聯網頂流的寵愛。
3月19日,知乎(ZH)更新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將以每股9.5-11.5美元的價格公開發行55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每股ADS對應0.5股A類普通股。
此次公開發行與私募配售同步進行,最高融資額超10億美元。阿里巴巴、京東、騰訊、Lilith Games(莉莉絲游戲)均參與此次私募配售,共認購2.5億美元等值股份。
莉莉絲游戲是業內知名游戲發行商,其海外營收表現拔群,風頭正勁。更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知乎公開招股前,騰訊和百度就是其戰略投資方。這意味著,自2010年成立以來,知乎已集齊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四家。
專業分析人士稱,此舉也顯示出業界對知乎內容戰略價值的認同,以及對其長遠發展的信心。
按招股書披露內容,知乎的月活躍用戶人數(MAU)均值已從2019年的4800萬增加到2020年的萬。2020年12月31日,該平臺共有4310萬內容創作者。
2010年下半年,知乎正式創立,并在前兩年嚴格堅持實名封閉邀請,此舉被認為是限制擴張速度以保證社區質量。2013年,知乎正式向公眾開放注冊,短短兩年內,用戶數量增至1700萬人,增長達40倍,該平臺迅速躋身中國綜合在線內容社區前列。
大量新用戶涌入、問答數激增,人們對這個平臺的關注和期許也越來越多。甚至在知乎平臺上,也總有用戶好奇“知乎如何賺錢”。
此前接受《好奇心日報》采訪時,知乎CEO、聯合創始人周源就曾坦言:做原生廣告這件事,不用藏著掖著,就是要認真做。
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知乎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在線廣告。其實,早在數年前,周源已經開始認真思考知乎的商業模式。這也是他和那個年代的許多創業者要共同面對的問題:精心打磨的產品如何才能與千百年來的商業邏輯相匹配?
與此同時,平臺迅速擴張,一些“尾巴”隨之而來。垃圾郵件、灌水內容等成為知乎需要著力應對的一項工作,如何處理這些問題,與知乎的平臺質量息息相關。
在周源看來,這并不是個轉瞬即逝的問題,也無法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簡單粗暴的邏輯解決。也正因此,早在2014年,知乎專門集結了一波人馬,將技術、產品、管理員整合在一起,將整個社區管理作為共同溝通目標而努力。
招股書披露,為了應對不適當的內容,知乎使用了基于AI技術的專有系統,如內容監視系統瓦力和反垃圾郵件系統悟空。這在當前在線內容社區的賽道上并不多見。此外,知乎也一直在多個維度調整信息流,盡可能讓更多用戶點開知乎自己的內容。
“繁榮是一種象征,意味著用戶可以在這里生長”,周源曾提到,互聯網產品至少可以在某一個向度上,讓用戶獲得很大的價值。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資本向知乎拋來橄欖枝。
2015年前,知乎完成了天使輪、A輪及B輪融資,融資方包括創新工場、啟明創投、賽富基金等。2015年9月,知乎完成5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前述投資者跟投之外,騰訊和搜狗作為新投資方加入。
2017年、2018年,知乎分別完成了D輪和E輪融資,規模達3.7億美元。2019年規模為4.34億美元的融資中,快手作為領投方,百度、騰訊和今日資本跟投。知乎最近的公開招股與私募同步進行,阿里、京東也成為知乎的投資方,不難看出互聯網圈對知乎抱有積極期待。
據統計,2019年,中國綜合在線內容社區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212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9435億元。這種趨勢表明,與垂直在線社區相反,中國用戶更傾向于一站式的、全面的內容服務,這也是用戶粘性的痛點。
創新工場創始合伙人汪華曾提到,知乎若想破圈,必須要走富媒介化路線。
“對我來說,不看抖音也可以看快手和視頻號,沒有了知乎的話,是沒有替代品的。”汪華表示,知乎的不斷破圈證明了相當一部分用戶都有類似需求。
汪華表示,目前的市場主流是高刺激的娛樂性短視頻,但打開型的視頻內容社區仍然很缺乏。若知乎能以中視頻形態繼續向前,同時繼承原有社區內容特點,將在視頻領域形成獨一無二的打開型產品。
“中國未來的主流視頻形態可能是以娛樂為主、全需求都覆蓋的視頻,但也會有針對四五億人群和更深入的富媒介形態內容。”
知乎在招股書中,明確提到社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能力:在不侵犯或以其他方式侵犯第三方權利的情況下開展業務。但招股書也指出,難以保證在社區中識別出所有的潛在侵權內容,并對其進行刪除和禁用。
周源本人也曾表示,互聯網、技術和媒體行業正在尋求或已經擁有大量專利,包括但不限于版權、商標、專有技術或商業秘密。
如今,越來越多的資本和企業正在關注知識分享,這一領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周源在一場公開的演講中提到,為了保障整個行業可持續、健康的發展,需要建立創新高效的機制。
2019年上半年,知乎引入付費會員計劃——知乎鹽選。截至目前,鹽選的付費比率和MAU一直在增加,且付費比率正持續提高,,專欄、電子書、電子雜志、講座及有聲書等形式的優質內容約340萬條。
周源也提到了知識的非標品屬性,正因為用戶在為知識付費前沒有明確預期、缺乏可參考的質量標準,如果消費后不滿意,缺乏相應的保護機制和評價標準,而這些都會導致用戶購買意愿下降、消費需求被抑制。
目前,知乎對知識商品的提供者設立了一定準入門檻,并為付費內容設立評分體系,給評分高的優質內容更多關注和推薦。另外,為了保護創作者權益,知乎成立了版權服務中心,并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等平臺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侵權應對功能。
“創業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創業公司,它最大的優勢不在于你想,而在于你試試看。”在周源看來,有能力快速地測試,就有能力快速地Say no。
計算機專業出身、在商業科技雜志做過記者的周源,在數次創業失敗后累積了種種教訓與財富。第三次創業失敗時,在西藏散心的他收到知乎聯合創始人張亮的一條短信:
“人并不是僅僅在尋求結果,如果只是為了尋求結果,人是很容易走捷徑的。在走捷徑的過程中,人會很容易迷失真實,甚至連滿腔的熱忱也會逐漸喪失。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追求真實的意志。只要有了這種向真實前進的意志,即使這次失敗了,我們也終于會達到終點。”
回看知乎過去數年的成長路徑,不難從中看出這種信念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