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要善走“協同路”

2021-03-23 11:19:41

來源:互聯網

    陶陽

    不久前,身為省種子“獨角獸”企業的遼寧壯龍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遇到了困難,受疫情影響,企業資金鏈面臨巨大壓力。沈北新區了解情況后,立即伸出援手,緊急拿出300萬元紓困資金,解了企業燃眉之急。政策的有效供給,讓政府公信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更是今天遼寧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無論是改造升級“老字號”,還是深度開發“原字號”,抑或是培育壯大“新字號”,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創新。而創新不是個體之事,它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攜手共走“協同路”。企業靠科技創新不斷發展壯大,政府靠“轉思維”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科研院所不斷加快成果轉化,金融機構加大扶持創新力度,等等。隨著全社會協同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局面勢必形成。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要在創新中成為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企業必須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牢牢把握社會主要矛盾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持續推動思想解放,不斷自我革命、自我提升。瞄準行業技術前沿,緊扣關鍵環節、突破核心技術,穩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努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政府在協同創新中不可缺席。要讓企業當“盟主”,推進與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利益共同體,使產學研聯盟有創新的內生動力,產、學、研三方共同奔向市場、奔向需求。同時,努力打造“小氣候”,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良好發展環境、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要完善政策環境,健全創新體系,為企業的需求提供科學有效的供給。要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如今,沈北新區正讓企業做“盟主”,加快構建“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他們按照“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要求,推出“一個新窗口”“最多跑一次”“減證便民”“只提報一次”等7項改革措施;通過“精準供地、設計先行、并聯審批、容缺受理、模擬預審、政企聯動”確保“拿地即開工”。特別是對標國內先進地區、聚焦企業現實需求出臺的《沈北新區全面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形成了一整套支持創新的政策體系。

    同時,高校、科研院所要敢于走進企業,更好地服務地區產業發展,更好滿足企業創新發展需求。金融機構要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供給服務,助力破解企業特別是初創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尊重市場的前提下,將全社會的創新力量聯合起來,深入研究激發創新活力的良策,群策群力將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助推科技企業“茁壯成長”,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創新 發展 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