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應用好用活“土秀才”

2021-03-16 12:31:44

來源:互聯網

    楊少明

    隨著脫貧摘帽任務的全面完成,各地正加緊部署,落實由集中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構筑鄉村人才基礎,促進人才向鄉村集聚,可以通過派出駐村工作隊、選調“第一書記”等辦法解燃眉之急。但從更長遠的角度看,挖掘、培育并用好用活一批土生土長的能力強、技術硬、懂管理的“土秀才”尤為重要。

    懂栽培的行家、善養殖的能人,抑或是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庭農場主、農業經紀人……在農民眼中,他們是身邊的能人、“秀才”。因為根在民間、長于鄉土,他們對腳下的土地更熟悉,振興鄉村的愿望更強烈,示范、帶動作用也更明顯。因此,各地應創造條件,讓這些“土秀才”走上前臺,成為農民致富的“領頭雁”、鄉村振興的主心骨。

    建立識才機制,把“土秀才”隊伍建起來。在廣袤的山野村屯,“土秀才”散落在鄉土的各個角落,他們身上沒有高學歷的光環,很多人“養在深閨人不識”,需要建立辨才識才的相關機制,讓這些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絕活的鄉土人才脫穎而出。可以通過實地調研、農民推薦、專家評估等措施,把“土秀才”遴選出來,對他們分門別類,建立地區“土秀才”大數據庫,為鄉村振興做好人才儲備。

    實施提升工程,讓“土秀才”能力強起來。“土秀才”的技能源自實踐,多半是在長期勞作中自悟、自學而成。因此,他們掌握的技藝有可能不規范。各地可以通過開展常態化科技下鄉服務活動,組織相關專家對“土秀才”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培訓,幫他們增長科技知識,實現技能再提升,為鄉村振興夯實實用人才基礎。

    提供政策支持,把“土秀才”隊伍用起來。要重視“土秀才”的帶動效應,因人施策,讓他們在鄉村振興中唱主角。對于有一定管理水平的,可以大膽起用,吸收到村、鎮相關部門,促進他們在生產一線發揮引領作用。對于純技術性人才,可以為他們搭建“傳幫帶”平臺,發揮他們的日常示范指導作用,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對于有技術、有發展愿望但缺乏資金的“土秀才”,可考慮提供資金、項目、培訓等支持,把他們“帶頭富、帶領富”的潛能充分發掘出來,使之成為鄉村振興的突出力量。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用好用活“土秀才”,鄉村人才隊伍將活水不斷,鄉村振興也將獲得持久的發展動力。

關鍵詞: 鄉村 振興 應用 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