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這里誕生了我國第一個鋼板跑道機場

2021-03-15 12:16:13

來源:互聯網

    3月的遼東,冰消雪融。從丹東出發沿鶴大高速西行60多公里至黃海北岸的東港市孤山鎮大姜家村,放眼望去,廣袤的稻田地煥發出勃勃生機,遠處一排排光伏發電機組沐浴在陽光下。

    這塊方圓約300公頃的地方,曾是供志愿軍空軍飛機起降的大孤山野戰機場,是我國第一個鋼板跑道機場。

    3月14日,迎著習習春風,走在松軟的田埂上,散落在水田里的防空碉堡和曾經是飛機“機窩”的小土包,仿佛在靜靜述說著那段難忘的歷史。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保衛領土和人民安全,有效支援陸軍作戰,1951年2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指令遼寧省修建委員會在安東縣(今東港市)大孤山附近修建一個供志愿軍空軍臨時起降的軍用機場應急。

    “因為修建混凝土機場時間太長,不能迅速形成戰斗力,所以臨時機場采用簡易鋼板鋪設。當時安東縣發動民工晝夜奮戰,僅用兩個多月就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丹東市史志辦公室地方史專家黃文科介紹。

    志愿軍戰機就是在簡易鋼板鋪就的跑道上起飛,攔截了上萬架次來犯敵機,上演了氣壯山河的一幕。

    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簽訂后,大孤山機場完成了歷史使命,拆除了鋼板等通用器材作為空軍的儲備裝備封存。1959年,機場正式廢棄,逐漸返耕還田。

    站在大姜家村村頭,遠遠望去,稻田里有幾處不起眼的小土包。“這些小土包就是當年飛機的‘機窩’,小時候,常聽村里老人講當年志愿軍空軍在這里起飛作戰的事。”大姜家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孔亮對記者說。

    用熱血和生命捍衛領土的英雄,人民必將永遠銘記。70年過去了,雖然大孤山機場已不復存在,但抗美援朝空軍英雄們的感人事跡一直在當地流傳,激勵著一代代村民珍愛和平,守護家園,埋頭苦干。

    走進初春的田野,一排排溫室大棚在陽光下閃著銀光。近年來,大姜家村在傳統水稻種植的基礎上,發展起草莓和圣女果等經濟作物。“這兩項作物年產值近千萬元,有了致富的產業,村民的收入不斷增加,日子越來越好。”孔亮說。

    尤其是近幾年,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大姜家村先后實施了交通、水利、亮化及環境衛生整治等多個基礎建設工程。到2020年年末,村內硬化道路通組入戶,基本上實現戶戶通;河道、水渠、溝塘等水系布局合理,水岸護坡生態環保,農田水利設施配套齊全;水、電、網入戶率達100%,村內道路實現100%亮化;村里還為每戶村民配備一個垃圾桶,每個村民組配備一個垃圾中轉箱,實現了垃圾日清日運。

    “機場雖然不存在了,但英雄們的事跡始終激勵和鞭策著我們,大姜家村村民將繼續奮斗,建設美好家園,用實際行動向捍衛和平的志愿軍英雄致敬!”孔亮說。

關鍵詞: 奮斗 百年 啟航 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