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15:01:16
來源:互聯網
3月2日,春寒料峭,翻開黑山阻擊戰紀念館內陳列的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二十八師師長賀慶積的戰地日記,黑山阻擊戰那驚心動魄的戰斗場面呈現在記者眼前。
黑山阻擊戰中,東野十縱官兵用血肉之軀在黑山頂住兵力4倍于己、火力十數倍于己的國民黨軍3天的猛烈進攻。“死守黑山,阻擊敵人,誓與陣地共存亡。”走進黑山阻擊戰紀念館,英雄的聲音仿佛回蕩在耳邊。
1948年10月21日,東北野戰軍總部命令正在黑山縣城以西,機動防御廖耀湘兵團的第十縱隊立即搶占黑山、大虎山,切斷廖耀湘兵團的退路,頑強死守,等待主力到達。此時,十縱成立才一年多,下轄3個師,全部兵力3萬余人,缺少重武器,而他們的對手是擁有飛機、大炮和坦克,兵力近20萬人的國民黨精銳部隊。10月24日拂曉,廖耀湘集中6個師的兵力,在200余門火炮和200架次飛機的支持下,向黑山、大虎山發動全線攻擊,黑山阻擊戰由此打響。其中,以101高地戰斗最為激烈,我軍多次和敵人反復爭奪,最終取得了戰斗的勝利。
如今,走上黑山阻擊戰101高地戰斗遺址,依稀可見當初的彈坑。“這里傷亡的戰士最多,高地上有6600多個彈坑,平均每平方米落彈一發,山的標高都被削低了2米,變成了99米。我們的戰士雖然衣服頭發被燒焦,臉被熏黑,但心是紅的,血是熱的,終于守住了陣地。”黑山阻擊戰報道員張德東老人眼里噙著淚水,向記者講述那場驚心動魄的戰斗。
2017年,黑山阻擊戰參戰部隊官兵的300余名后代到黑山開展“重走父輩足跡,續寫猛進精神”主題紀念活動,并捐立了“猛進”碑,碑上“猛進”兩字為朱德總司令手書,緬懷在這場血戰中犧牲的先烈,永遠發揚參戰部隊指戰員鍛造的“猛打、猛攻、猛追”的“猛進雄師”精神。
采訪中,四野后代聯誼會十縱分會秘書長姜淑芬說:“我們要傳承發揚‘猛進’精神。”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四野十縱后代紛紛捐款捐物,支援黑山人民打勝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
當年,三天三夜的戰斗,勝利的紅旗飄揚在101高地;如今,初心不改,薪火相傳,“猛進”精神正在錦州大地發揚光大。
紀念館副館長范丹告訴記者,作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黑山阻擊戰紀念館自2011年7月開放以來,年均接待參觀人數12萬人次左右,參觀者遍及國內外。近幾年,紀念館通過“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送展下鄉”等活動,把展覽送到社會各個階層,傳承黑山阻擊戰的“猛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