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4 12:02:44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訊記者陶陽報道2月23日,沈陽市法庫縣三面船鎮三面船村村民薛英秀再次來到村里的電商服務站,將自家產的大米、面粉、河鴨蛋打包裝車發往各地。她說:“咱村的農產品通過供銷社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在全國‘露了臉’,成了城里人的搶手貨!”
為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沈陽市對接城鄉供需,統籌城鄉發展,依托供銷體系“網絡+供應鏈+物流網”優勢,以信息化為支撐,探索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新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經營新模式,建立市、縣、村三級電商服務站,完善電商、物流網絡,形成農村電商“一張網”。目前,全市已初步建成電商服務站43個。
沈陽新供銷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歐陽舒楠說:“城里有需求,鄉村有產出。村級電商服務站的直播間就設在村里,村里的主播現挖、現煮、現賣,為網友介紹產品。網友說,親眼看著農民在田間地頭忙碌,對農產品的品質更加信任。去年,三面船村的20噸面粉在網上被搶購一空。”
為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宣傳和銷售,沈陽市利用供銷系統上下貫通的體系優勢,整合遍布城鄉的網絡資源優勢,完善城鄉服務體系,在推出“鄉村供銷社”抖音號、拍攝制作原創視頻介紹本地特色產品的同時,通過“遼事通·供銷快線”“京東·沈陽館”“鄉村供銷社”“社區供銷社”等網上商城,加快發展直播帶貨、無接觸配送等電商新業態。
“以前,生鴨蛋一斤最高也就賣7元錢,趕上有大集,也就能賣個三五斤。現在,我們把鴨蛋腌制好,申請商標,通過網上直播,一斤能多賣2元錢,而且供不應求。”薛英秀對記者說,“有了這條來錢道兒,今年咱村人都合計著多養鴨呢!”
據了解,在流通環節,為方便市民購買農產品,沈陽市開發出微信小程序,市民只要在小程序下單,優質農產品就能第一時間送到市民家中。下一步,沈陽市將推行“公司+基地+農戶+銷售終端”產業融合經營模式,發揮供銷系統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骨干力量、農村現代流通的主導力量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力量,引領更多農戶走合作化生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