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合并傳聞被坐實 千億券業新貴的底氣在哪兒?

2020-09-21 11:27:06

來源:第一財經

券商合并傳聞風起并快速發酵后,于周日被坐實。

9月20日下午,國聯證券(601456.SH)和國金證券(600109.SH)雙雙發布了關于收購股份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

據公告,國聯證券于9月18日與長沙涌金簽訂了《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擬受讓長沙涌金持有的國金證券約7.82%的股份。同時,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正在籌劃由國聯證券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國金證券。雙方同日簽署關于《吸收合并意向協議》。

“因本次收購與本次合并尚處于籌劃階段,存在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A股股票自9月2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兩家券商均在公告中提到。

合并成真,新成立的將是一家怎樣的券商?以最新收盤價計算,國聯證券總市值約467億,國金證券總市值462.4億元,這意味著國聯+國金將是一家市值直逼千億的券業新貴,市值規模已超越方正證券等,接近光大證券。

“這個方案略感意外,國聯的整體實力并不強??赡苁?lsquo;涌金系’選擇了退出。”針對雙方合并的消息,有券商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北京某中型券商非銀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合并)或為股東層面達成一致。國金是投行業務很突出的中型券商,對國聯形成很好的補充和助力。

換股吸收合并推進中

據國金證券公告,本次轉讓的標的股份的具體數量、轉讓價格、交割、轉讓價款支付等具體細節有待進一步協商,并在雙方正式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中予以約定。

“雙方將就本次轉讓的細節進一步協商,盡早達成一致意見并取得內部有權機構授權,積極促成正式股份轉讓協議的簽署。”公司表示。

國聯證券表示,截至目前,此次簽署的《股份轉讓意向協議》僅為意向性協議,本次收購最終以雙方簽署的正式股份轉讓協議為準。本次收購尚需經雙方履行內部審批程序,并經監管機構批準,存在不確定性。同時,本次合并仍處于籌劃階段,此次簽署的《吸收合并意向協議》僅為意向性協議,合并雙方尚未簽署正式的吸收合并協議,具體合并方案仍在協商論證中。

9月18日,國金證券、國聯證券午后雙雙漲停,強勢表現一直延續到收盤。以最新收盤價計算,國聯證券18日收于19.64元,總市值約467億;國金證券收于15.29元,總市值462.4億元。

經簡單加總,合并后的新券商總市值近930億元,向千億市值龍頭券商隊伍邁進,直追光大證券(總市值1063億)。

“蛇吞象”的券業并購

從兩家公司歷史沿革和基本面來看,國聯證券于今年7月31日登陸A股市場,在赴港上市5年后實現“A+H”兩地上市。國金證券則早在1997年就已登陸A股市場。

雖然市值規模相當,但從近年營收、凈利、凈資本等多項指標來看,國聯證券的表現均不占優勢,也因此,市場將這樁并購案視為“蛇吞象”。

新公司市值將直逼千億,有何支撐?從近三年兩者的營收表現來看,國金證券業績表現明顯優于國聯證券。

2017年~2019年,國聯證券各年度營收分別為12.63億、9.9億和16.1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74億、0.51億和5.21億;國金證券上述時段的營收分別為42.91億、37.66億和43.5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01億、10.10億、12.99億。

從今年半年報業績來看,國聯證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8.22億元,同比減少3.4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1億元,同比減少9.84%。國金證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8.96億,同比增長51.36%,歸母凈利潤10.02億,同比增長61.24%。

而在公司總資產、凈資本實力方面,兩家券商亦實力相差懸殊,國金證券凈資本總額為國聯的兩倍有余。據半年報,截至今年6月末,國金證券總資產653.58億元,凈資本187.15億元;國聯證券總資產人民幣369.32億元,凈資本80.88億元。

此外,國金證券投行實力強勁。據市場數據,今年前4個月,國金證券以3.26億承銷保薦業務收入排在該項收入的榜單第三位,僅次于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證券。

上述非銀人士認為,小型券商吸收合并整體體量偏中等的券商,操作上會有一定的難度,主要存在于公司文化方面,但對于新公司未來的業務將帶來明顯的提振。

“涌金系”有意出讓牌照?

雖然業績平平,但國聯證券的高管陣容、股東背景著實亮眼,有5位高管都曾任職于中信證券。

在2015年獲得中信證券原董事長王東明以顧問身份加盟后,2019年國聯證券迎來5位有中信背景的高管。去年6月,在中信證券工作20余年、有“金融打工皇帝”之稱的葛小波加盟國聯證券,任公司執行董事、總裁兼財務負責人。同月,中信證券出身的王捷、汪錦嶺履新,分別擔任國聯證券董事會秘書、首席信息官。同年11月,尹紅衛、李欽被聘任為國聯證券副總裁,二人亦曾任職于中信證券。

從股東背景來看,國聯證券有無錫市國資背景。據半年報,公司前十大股東中,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28.59%。國聯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國聯地方電力有限公司也在列,分別持股20.51%、14.03%。

國聯證券高管團隊為中信系班底打造,而國金證券則是一家“涌金系”控股的老牌券商。據公司半年報,國金證券前兩大股東分別為長沙涌金(集團)有限公司、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分別為18.09%和9.34%。兩家公司均為“涌金系”企業,合計持有國金證券27.43%股份。

而伴隨合并傳言得到“官宣”確認,國金證券這家民企券商正式“賣身”國企背景的國聯證券。業內猜測,或是在民營金控近年遇強監管的背景下,“涌金系”有意出讓牌照。

關鍵詞: 券商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