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家作品影視化 版權催生新富豪!

2020-08-13 08:42:27

來源:第一財經

[ “公司上市,事宜很多,一旦涉及資本,多少有所變化,或更貼近市場需求進行創作,或選擇打磨精耕細作的作品,這兩種選擇都有利弊,前者減少時間成本,但創作未必是精良的,后者則消耗時間成本。再就是,這兩年受稅收事件以及影視行業整頓等各種原因影響,我們公司發展沒有那么順遂。”新三板一家細分版權平臺公司負責人認為。 ]

“寫小說還是要將小說的價值完成,不要過度關注影視化,影視化只是錦上添花,不能當作雪中送炭的事情。”IP影視化風靡云蒸,但作家蔡駿認為,很多事情不可以本末倒置。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文學網站站內信息以及網絡公開資料,目前已知采購價格的幾十部影視IP中,版權價格1000萬元以上作品有十余部,100萬元以上作品40多部,還有50多部在等待開發。加之網劇分賬升級,幾大平臺推出不同培訓計劃,核心都是向市場輸送大量優質IP。

一場IP全鏈路聯動儼然已啟動,而這輛IP列車不再局限于傳統網文簡單版權買賣的商業模式,試圖催生IP生態化新模式,即走向內容創作的精細化時代。尤其是網絡文學,目前已經形成歷史、都市、懸疑等20余個大類型,200余種小分類,加之體育、二次元、科幻題材、現實類作品崛起,題材類型豐富多樣,成為IP新生業態的源泉起點。

新生態的催生下,網絡作家也在各自細分垂直領域開始較為系統化地戰略布局。

被稱為“中國懸疑第一人”的蔡駿正是吃螃蟹者。自22歲開始發表小說,他曾連續9年保持中國懸疑小說最高暢銷紀錄,其系列懸疑小說銷量已突破1000萬冊。2014中國作家富豪榜中,蔡駿以2013年版稅收入265萬元排在43名。

而蔡駿主控的上海浩林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浩林文化”)主要從事泛懸疑題材IP研發、作家經紀及著作權代理等文化創意業務。

蔡駿試圖打造中國第一的泛懸疑題材平臺,旗下已形成“蔡駿工作室”、“懸疑世界”、“狄小杰”、 “荒村”、“最漫長的那一夜”等文化品牌,并專注于懸疑、推理、偵探、驚悚、恐怖、哥特、科幻、奇幻等泛懸疑題材IP開發與運營。

“從商業模式上,我們并沒有錯,懸疑小說與影視劇經過數年的發展,已成為重要類型。”蔡駿認為。

隨著《白日焰火》《烈日灼心》《京城81號》《隱秘的角落》等懸疑影視作品火爆,中國懸疑題材正逐漸主流化。

藝恩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5億級以上流量的懸疑網絡劇數量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為56%,2017年下降至26%),但5億級以上的懸疑網絡劇播放量占比仍然非常高,2017年高達87%,很顯然,懸疑網絡劇市場流量向優質頭部轉移。

由此催生的垂直領域公司勢必受到資本的追捧。2015年,浩林文化沖刺新三板。

同年,還有玄幻武俠作家蔡雷平創立的天下書盟小說網也在資本市場施展拳腳,欲在玄幻、都市與現實題材領域引領網絡原創改編漫畫、游戲、電影、電視作品,并積極加強國際版權合作,更大程度地開發網絡作家資源。

2015年,《花千骨》《瑯琊榜》《羋月傳》等IP改編劇稱霸熒屏,在網絡點擊量和話題熱議度上表現同樣強勢,尤其是《花千骨》,網絡播放量高達128億,繼《古劍奇譚》后再次引爆古裝仙俠劇市場。隨之,《誅仙青云志》《幻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擇天記》等一大波高投資、強陣容、大場面的玄幻仙俠劇接踵而來。

除了打造懸疑與玄幻細分平臺外,還有網絡作家形成的矩陣平臺,他們想在內容模型的基礎上,建立一些工業化的內容體系,流水線方式生產小說。

從市場角度看,這些創業的網絡作家在資本層面的探索并沒有問題,遺憾的是,歷經幾年打拼,此類創業公司沒有攪動太大浪花。

其中一家主打版權平臺公司在2013年度、2014年度凈利潤分別為-73.49萬元、28.40萬元。2019年,該平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66.33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8.62%;實現利潤總額-397.04萬元,較上年同期負增長15.32%。而另一版權輸出平臺在2016年發生一場火災后,于2018年申請終止掛牌。

“公司上市,事宜很多,一旦涉及資本,多少有所變化,或更貼近市場需求進行創作,或選擇打磨精耕細作的作品,這兩種選擇都有利弊,前者減少時間成本,但創作未必是精良的,后者則消耗時間成本。再就是,這兩年受稅收事件以及影視行業整頓等各種原因影響,我們公司發展沒有那么順遂。”新三板一家細分版權平臺公司負責人認為。

更為重要的原因在于,歷經2016年IP爭奪戰,網絡文學市場最活躍的作品多被三大視頻平臺收入囊中。同時,因分賬模式不斷升級以及付費市場形成,網絡作家新富豪更多在三大平臺的影視項目中誕生。

數據顯示,2016年,前十大網絡作家的平均年收入為3230萬元,已是線下作家平均1730萬元的近兩倍。在新的商業模式推動下,作家新富豪的平均年收入在5000萬元,超級現象劇的作家則達到上億元年收入。

是借助巨霸平臺,通過單個項目的分賬、廣告、付費等組合拳獲得最大利益,還是通過垂直領域的平臺打磨矩陣原創作品?蔡駿認為,長遠看,垂直細分平臺打造市場空間很大,“我們還是要沉下心,把作品做好”。

關鍵詞: 網絡作家 影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