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09:18:31
來源:36氪
5月13日,中芯國際(00981.HK)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9.05億美元,同比增長35.3%。一季度凈利潤實現5131萬美元,同比增長110.5%,符合此前給出的一季度業績指引。
此前,中芯國際公布了盈利預喜,并于近期進一步上調一季度業績指引。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一季度營收增長指引由原來的0%~2%上調為6%~8%,毛利率指引由原來的21%~23%上調為25%~27%。
中芯國際是中國內地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向客戶提供0.35微米到28納米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該公司在國內的北京、上海等多地建有300mm晶圓廠和200mm晶圓廠,是中國首家提供移動計算應用28nm晶圓制程技術并實現量產的純代工廠。
財報顯示,中芯國際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晶圓運付量,一季度銷售額由2019年的6.69億美元增加35.3%至9.05億美元,主要原因歸結于晶圓運付量的增加。
技術水平上,中芯國際自主研發的第一代14nmFinFET技術已進入量產,并在2019年四季度貢獻約1%的晶圓收入。一季度,該技術貢獻營收占比增加至1.3%。盡管在國際上如臺積電已成熟地量產7nm芯片并向5nm進發,但國產自主研發成功的14nm技術還是有助于公司獲得更多廠商訂單。
公司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展望未來時,表示由于市場需求和產品結構優于預期,公司一季度收入達9.05億美元,同比增長35%,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通訊、電腦與消費電子相關營收同比成長,逐步增加市場份額。公司決定資本開支上調11億美元至43億美元,以充分滿足市場需求。
對第二季度的預測中,中芯國際預計營收環比將增加3%至5%,毛利率范圍在26%至28%之間。在2019年四季度業績電話會上,中芯國際預計全年收入有望同比增長10%~20%,全年毛利率有望達到約20%
此前,中芯國際曾發布公告稱擬募資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沖刺科創板IPO。募資金額約40%資金用于12英寸芯片SN1項目,約20%用作為本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中信證券評論認為如果公司未來對標三星、英特爾和臺積電等巨頭,新建工廠及必要流動資金補充是剛需。若沖刺成功,中芯國際或將成為改制后首個“A+H”紅籌股。
截至5月13日港股閉市,中芯國際股價收漲0.23%,報17.18港元,市值達818.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