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 15:56:04
來源:第一財經網
盡管全球仍在抗擊新冠疫情,但已有機構預計在疫情后,一些已收緊外國投資審查的國家和區域可能會變得更加謹慎,從而導致要重振全球跨境投資或將比恢復生產更難。
富而德律師事務所最新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并購觀察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在2019年交易活躍度不振的背景下,全球上市公司并購交易總值進一步下跌39%至4980億美元,創七年來最大單季跌幅。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全球交易并購用了8年才重回金融危機前的水平,本次疫情產生的震蕩會更持久嗎?
富而德全球并購業務聯席主管安偉斌(Robert Ashworth)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疫情的影響可能比金融危機更加戲劇性,因為當前的世界互聯程度更高、供應鏈更加國際化。本次疫情不會成為行業并購的催化劑,跨國并購執行的難度會繼續增加,供應鏈也將變短。
醫療與生物科技行業將成并購熱門
富而德的報告顯示,直接影響交易執行的因素是各類旅行限制措施,這波及到從交易談判到盡職調查的各個方面。各國并購主管機構全面居家工作的狀態,導致其難以承擔積壓的交易申請,在復雜交易的優先度更高的情況下,并購審批時間延長,甚至將徹底停擺。
從全球交易區域來看,Refinitiv的數據表明,第一季度美國的交易額腰斬至2050億美元,亞太地區的交易額同比下降超過15%至1490億美元。盡管看起來歐洲地區的交易情況相對樂觀,但這是因為歐洲企業趕在疫情蔓延之前就達成了幾筆大型交易。
排在前三位的并購領域分別為“金融業”、“科技、媒體和電信”以及“工業產品和原料”,交易額均超過1000億美元。醫療領域的交易額為420億美元,約占總額的6.8%。
富而德中國區合伙人王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醫療行業甚至醫藥公司可能會被各國政府視作戰略性資產,因此這個領域的并購將來會受到政府更多關注。
王慶稱,除醫療和生物科技外,另有一些領域可能在中長期將得到進一步推動,比如線上通訊與教育、線上送餐業務以及和芯片、5G相關的高端制造業等,但反過來,旅游業、酒店業、零售業、餐飲業、娛樂體育業甚至保險行業會受到負面影響。
那么,全球并購市場何時出現反彈?王慶認為,今年會出現復蘇,但速度不會很快。“首先,由于疫情影響程度不一,各國以及各行業的境況不同,醫療等資產會遭到哄搶,但旅游和餐飲等行業的復蘇就相較更慢。”王慶稱,“其次,未來并購交易的難度會越來越大,這一方面是因為保護主義在不斷抬頭,交易審批更加困難,另一方面疫情限制出行時,各行業的估值不太容易進行。”
執行難度增加
雖然并購活動走出低迷只是時間問題,但鑒于全球市場瞬息萬變的形勢,上升究竟還有多少空間?
安偉斌認為, 目前整個金融市場的信心較為缺失,很多之前參與跨國并購的資金市場甚至已經消失,這導致想要進行交易的買方難以獲取融資渠道。而從賣方的角度說,這意味著其可能必須接受買方提出的更為靈活的融資方案。
“過去,國際并購一般采用鎖箱計價法,即根據過往的財務指標對交易估值。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買家選擇在交易臨近結束時的最新時間點再做定價。這意味著在整個交易買賣中出現了風險再分配的問題,買家就相應地希望尋求在合同條款上的保護,比如增加保障與賠償責任的保險以及可抗力條款等。” 安偉斌稱。
不過,王慶告訴一財記者,相比2008年金融危機,這次的情況不太一樣。前者是整個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出了問題,但現在一些做股權投資的基金并不是缺乏資金。相反,其手里的錢還是比較充裕的,因此一些行業的交易未來可以更快恢復。
而另一個現時難以克服的挑戰是,并購在疫情期間執行層面的難度增加。“很多生意是全球化的生意,人們無法出行的話,無論是做盡調還是談判都越來越困難,甚至包括在談并購的法律文件時,由于現在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在一些條款到底該怎么寫的問題上,也比之前更難達成一致,比如各方的保護機制該如何設定。”王慶說。
安偉斌對此解釋稱,電話和視頻會議等虛擬方式,對交易雙方來說在建立互信的效果上要大打折扣。譬如,一位買家往往需要獲得該公司的政策條款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而有些東西只有通過見面才能真正深入了解。“你可能想要知道這家公司的雇主給員工上了什么樣的醫療保險,是否定期安排體檢,以及員工醫療數據如何處理,這些比較敏感的問題如果只是在家工作溝通,是很難搞清楚狀況的。” 他表示。
多國收緊外資投資審查
2008年金融危機后,一些大膽收購了折價資產的企業獲得了豐厚回報。這次疫情后,前述報告預計,未來數月不良資產并購和那些遭到重創行業的“整合并購”將有所增加。
然而,也有不少擔心的聲音,比如歐洲獨立智庫Bruegel主任沃爾夫(Guntram Wolff)就稱:“這種重組如果能幫助系統應對沖擊將是好事,但歐盟也意識到,在當前狀況下,戰略資產需要受到保護。”
在歐洲,歐盟委員會鼓勵其成員國努力確保歐盟醫療衛生企業免遭外資收購,西班牙已擱置放開外商投資制度的計劃;德國也稱,將通過新設的經濟穩定基金來保護公司免于破產以及被不必要的收購,該筆基金可動用的資金高達1000億歐元,可用于直接購買陷入困境的德國公司的股權,以注入現金。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梅爾(Peter Altmaier)稱:“毫無疑問的是,我們決心支持我們的公司并保護工作崗位”。3月29日,澳大利亞宣布,所有外資收購無論規模大小,一律要接受該國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的審查,并且沒有透露該政策將持續多長時間。
安偉斌觀察到,目前跨國并購交易的審查周期明顯比以前要長,而且這一時間可能會朝著監管允許的最長時限發展。另外,監管機構要求很多大型機構更多地保留現金,英國的監管機構甚至直接要求英國的銀行停止分紅,以在手中留存更多的現金。
“簡而言之,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困難,無論是從執行層面還是審批層面,整個全球領域的并購都會面臨不小挑戰。” 安偉斌稱。
關鍵詞: 并購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