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10:18:46
來源:品玩
瑞幸咖啡22億人民幣造假的消息被公開之后,其創始人陸正耀控制的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神州租車也跟著失去了市場的信任。
面對相對4月2日已近腰斬的股價,神州系急于尋找“自救”方法,公開地找了一回爹。
4月9日晚,騰訊《深網》發布一則“獨家”消息,引用“一位資本圈知情人士”的話,稱“疫情沖擊下的攜程,正在洽談收購神州租車,并整合一嗨租車業務,做大攜程租車平臺”。
這消息蹦出來沒多久,攜程方面就有多名高管出來辟謠,攜程官方也在次日一早批評這新聞是“假消息”。
但事情并未結束。4月10日下午,界面新聞發布一條獨家新聞,稱其從“接近吉利集團人士處”獲悉,吉利正在洽談收購神州租車,甚至“已在對神州租車的線下門店進行調研,評估其價值”。此前剛報道了攜程有意收購消息的《深網》也馬上跟進,以“神州租車回應不予置評”為標題,發布了這條已經迅速被吉利官方否認的消息。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當天晚間直接轉發了一條相關報道的微博,并寫道:
“吉利沒有計劃收購神州租車,雙方從未接觸,也沒有任何興趣收購這樣一家企業。”
24小時不到,神州租車就被“賣”了兩次,找到了兩個爹。這背后靠炮制市場傳聞提振股價的套路,讓被“碰瓷”的企業哭笑不得。一名攜程方面人士在其朋友圈直呼神州的套路“太逗了”。
明眼人一看就大致知道背后的操作:
第一步,神州租車先主動放出,或者甚至是與一些媒體“聯合發布”一個憑空想象出來的融資消息。
第二步,這些媒體去向傳聞中的收購方發出問詢,而此時所謂的收購方自然處于完全懵的狀態,回答“不知情”。
第三步,媒體發布消息。這個消息有鼻子有眼:有知情人士的爆料,有看起來曖昧的“不知情”回復,還有對兩者業務如何互補的有理有據的分析。聽起來真的像那么回事。
只可惜,神州系原本計劃中的第四步股價大振并未如期到來。這甚至不只是因為消息很快被傳聞方強硬否認,還因為這些消息發錯了時間——4月10日港股進入4天的復活節休市期,交易所都休息了。
▲神州租車——“不予置評”專家
自從瑞幸宣布自己偽造了22億的收入之后,陸正耀的信用已經事實上破產。但這卻并不意味著他無法繼續靠資本運作手段來完成脫身。公眾號獸爺在文章中就將這種套路形容為“一魚三吃”:“先把公司做上市,融資來的錢分掉,這是一吃;而后又通過虛增交易,拉高股票,用質押股票等方式套現走人,這是二吃;最后爆出巨雷,把公司殼賣掉,這是三吃。”
眼看進入第三階段,神州租車決定不管這殼到底賣不賣的掉,也要先靠營造一種馬上就要賣掉的假象。這種假象除了靠上面提到的炮制各種收購傳聞外,還需要主動“撇清”和陸正耀的關系。
神州租車在股價大跌后就曾在4月7日發布公告,宣告自己是“冤枉”的——“公司并無持有瑞幸咖啡的任何美國存托股份或其他證券,且集團并無參與瑞幸咖啡的任何商業交易。盡管陸正耀為瑞幸咖啡股東及主席,已于2016年4月辭任公司首席執行官職位并改任非執行董事。此后彼并無參與本集團的日常管理”。這意思是公司董事長、主要股東之一的陸正耀居然是瑞幸咖啡的“局外人”。
但事實上,沒有陸正耀就沒有神州系的今天。如PingWest品玩早前文章所說,讓自己控制的不同公司“互相幫助”,是陸正耀最擅長的:
近幾年,陸正耀控制的兩家公司關聯交易頻繁:港股上市的神州租車把租不出去的車都租給神州優車,提高業績;新三板上市的神州優車為神州租車提供平臺,幫助其把旗下車輛資產以“先租后賣”的方式出售,神州優車從中得到不少平臺服務收入。這樣的“互動”一度在2016年時,導致神州租車將近4成租車收入來自神州優車,也讓曾經長期虧損的神州優車的估值能高達數百億人民幣。
此外,陸正耀還在瑞幸上市過程中,將神州的資源發揮到極致:
通過抵押自己的神州優車股票、將神州的辦公室租給瑞幸等方式,為瑞幸提供支持。根據招股書,2018年5月,瑞幸完成一筆3.5億元的融資租賃,其中陸正耀將手中持有的3530萬股神州優車股票作為抵押;瑞幸從神州優車租用辦公室一年零三個月,價格是420萬人民幣。
現在的陸正耀想要繼續吃魚就指望著給神州系快速找個“爹”買下這個殼,來和他共享失敗。但瑞幸咖啡造假曝光后,人們終于不再信任陸正耀,市場普遍擔心他參與管理的任何公司的公司治理能力和誠信水平,神州系正變成燙手山芋,一爹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