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家公司官宣備戰 制造業企業占優

2020-02-24 16:45:06

來源:券商中國

新三板深改配套細則的進一步完善,意味著首批精選層企業的誕生已經指日可待。

2月21日,股轉公司修改發布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交易方式確定及變更指引》(簡稱《交易方式變更指引》)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證券代碼、證券簡稱編制管理指引》(簡稱《證券簡稱編制管理指引》),同時配套制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交易方式確定及變更業務辦理指南》(簡稱《業務辦理指南》),并于當日起實施。

隨著在新三板成立初期基本規則的進一步細化完善,精選層相關內容也火速從規劃落在紙上。截至目前,已有47家企業發布擬沖刺精選層公告,且有18家企業的擬公開發行輔導備案已獲受理。

新三板深改規則細化

具體而言,《交易方式變更指引》修改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配套擬推出的精選層連續競價制度,增加了精選層掛牌公司交易方式的確定、變更等相關規定;二是配合業務辦理模式由線下向線上切換,同步調整《交易方式變更指引》相關內容。除此之外,為配合業務辦理模式調整,將交易方式變更相關申請材料、辦理流程等實操性規定經梳理、整合形成《業務辦理指南》。

而《證券簡稱編制管理指引》則集中對證券簡稱、代碼等命名規則進行了明確:一是明確了公開發行業務中用于詢價和申購的代碼號段;二是明確了在精選層公司交易首日和被全國股轉公司作出終止掛牌決定后,掛牌公司恢復交易期間證券簡稱的命名規則;三是明確了優先股證券簡稱命名規則、指數證券和要約回購的代碼號段及證券簡稱命名規則等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證券簡稱編制管理指引》附則中提到,“證券發行人可以向全國股轉公司提出ISIN代碼申請,由全國股轉公司統一向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證券分技術委員會申請對應的ISIN代碼。”安信證券新三板行業分析師諸海濱對此認為,ISIN代碼為國際證券編碼,這意味著新三板市場國際地位提升,新三板公司的獲得感將因此增強。

與此同時,此次新發布實施的《會計問答四》的修訂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精選層公司應根據相關規定執行簽字注冊會計師輪換,創新層公司不再執行;二是進一步明確觸發業績快報、業績預告的具體披露情形;三是新增實際業績與預告、快報業績存在差異時的處理措施。

股轉公司表示,此次文件的發布實施作為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一部分,將對指導各市場參與人進行業務辦理、保障相關業務順利開展起到積極作用。下一步全國股轉公司將通過業務實踐,悉心聽取市場建議,不斷完善各項業務規則,以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服務。

47家企業擬進精選層

就在監管層不斷出臺、修訂新三板深改政策的同時,更多新三板企業早已聞風而動。據安信證券統計,截至最新,新三板已有47家公司發布擬精選層意愿的相關公告,其中24家已申報輔導。

而Wind數據則顯示,截至目前,共有18家新三板企業精選層輔導備案登記已獲受理,共涉及14家證券公司。其中,紅塔證券、中信建投、天風證券、國元證券4家券商已分別有2個項目獲得受理。

而從行業來看,化工醫藥、電子通信等行業在已獲輔導備案受理的企業中占比較高,此外也有食品農牧、文化傳播、資產管理等行業企業已完成精選層輔導備案。

此外,申萬宏源新三板策略分析師劉靖指出,近期共梳理出37家主營業務與疫情緊缺產品和服務相關的新三板公司,其中原子高科、泰恩康、之江生物、南京試劑、光谷信息、來邦科技、三元基因、啟奧科技、晶珠藏藥、錦好醫療、鹿得醫療、匯洋環保、邦威防護13家公司符合精選層財務指標。

實體企業優先入選

根據此前公布的精選層門檻標準,發行人的財務指標需要至少符合其中之一。

標準一:市值不低于2億元,最近2年凈利潤均不低于1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均值不低于8%,或者最近1年凈利潤不低于2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8%。

標準二:市值不低于4億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1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

標準三:市值不低于8億元,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最近2年研發投入合計占最近2年營業收入合計比例不低于8%。

標準四:市值不低于15億元,最近2年研發投入累計不低于5000萬元。

顯而易見,標準一著重遴選已有穩定高效盈利模式的盈利型公司;標準二側重關注盈利模式清晰,業務快速發展,已初步具有盈利能力的成長型公司;標準三主要針對具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且研發成果已初步實現業務收入的研發型企業;而標準四則主要面向市場高度認可、研發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不對企業收入和盈利等作要求。

而根據安信證券此前的測算結果,在314家初步符合創新層標準的企業中,符合標準一(盈利要求)的公司最多為257家,符合標準四(純研發投入)的公司次之為105家。其中TMT占比達到32.5%、數量位列第一,環保、消費、醫藥、化工新材料、高端裝備具備相對優勢。

可見相比于科創板,目前滿足精選層標準的企業仍舊是以制造業企業為主。有分析人士表示,精選層未來主要估值的基礎應該還是凈利潤指標,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科創型企業預計更傾向于選擇科創板,畢竟精選層難以支撐此類企業的估值和未來套現壓力。

金融機構止步門外

事實上,早在1月21日,股轉公司就發布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精選層掛牌審查問答(一)》,強調在精選層設立初期,優先支持創新創業型實體企業,暫不允許金融和類金融企業進入精選層,后續將結合深化新三板改革措施落地情況及監管環境統籌考慮。

這里“金融和類金融企業”是指,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監管并持有相應監管部門頒發的《金融許可證》等證牌的企業,私募基金管理機構,以及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典當公司等具有金融屬性的企業。

券商中國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目前新三板共有金融企業127家,而創新層僅有9家金融企業入選。其中,僅有永安期貨、齊魯銀行兩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參考市值超過20億元,分別為259.51億元和136.46億元,且永安期貨的第一大股東為上市券商財通證券。

而另一方面,此前在新三板掛牌的7家券商中,南京證券已經順利轉板實現A股上市,湘財證券和華龍證券也在2018年相繼宣布從新三板摘牌計劃闖關A股,目前均處于輔導備案受理狀態。可見即使精選層暫時對金融企業關閉大門,目前來看影響也并不顯著。

關鍵詞: 公司 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