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給貝索斯帶來什么:是百億損失?

2020-02-21 15:05:58

來源:新浪科技

貝索斯買《華盛頓郵報》到底花了多少錢?2.5億美元現金。

那只是2013年8月的收購價格。但如果綜合考慮過去幾年,這家報社給他帶來的個人、家庭和經濟損失,貝索斯付出的代價可能超過了百億美元。這是超級富豪卷入政治的風險。

為何收購《華盛頓郵報》?

貝索斯為什么要收購《華盛頓郵報》呢?肯定不是為了錢,他都沒有通過亞馬遜收購,2.5億美元是他自掏腰包的。做媒體根本掙不了錢,亞馬遜的電商及云服務才是正道。競選總統的億萬富翁布隆伯格,其財富也主要來自于金融數據分析服務,而不是單純的媒體業務。

在貝索斯收購之前,《華盛頓郵報》在2013年上半年就虧損了近5000萬美元,營收和訂戶不斷下滑,2013年的訂閱用戶甚至不到50萬,網絡付費也才剛剛開始推進。更重要的是,傳統嚴肅媒體的時代已經過去,美國的老牌紙媒都面臨著轉型危機:紐約時報集團剛剛低價甩賣《波士頓論壇》,《新聞周刊》和《西雅圖郵報》宣布已經不再推出印刷版。

那貝索斯自己怎么看這筆收購?他坦率承認,“自己其實對報業一無所知”,但他希望可以“借助把亞馬遜打造成國際互聯網巨頭的經驗和技術,將《華盛頓郵報》帶入數字時代”。看起來貝索斯是想探索下互聯網時代的傳統媒體轉型模式,之前他的確也投資了博客媒體Business Insider,但只是扔了500萬美元試試水。

在收購《華盛頓郵報》之后,貝索斯也似乎給這家報紙帶來了活動。他不僅提供了充足的資金用于擴張人員,向報社提供了亞馬遜的軟件工程師,幫助這家報紙進行數字化轉型。在亞馬遜的技術支持下,《華盛頓郵報》的網絡流量獲得了顯著增長。但即便如此,在美國三大主流報紙中,《華盛頓郵報》依然明顯落后于《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年數字訂閱費只有40美元,而這只是《華爾街日報》一個月的價格。

政治影響力不可小覷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創辦于1877年的《華盛頓郵報》不是一份簡單的報紙。雖然發行量在美國排不進前三,但《華盛頓郵報》的政治影響力絕非財務數據可以衡量的。這家總部位于華盛頓特區的報社,有著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或許是美國最能左右政壇的媒體。《華盛頓郵報》原持有人格雷厄姆(Graham)家族更與美國政界諸多要人有著盤根錯節的關系。

《華盛頓郵報》專注于美國政壇的政治性內容報道,尤其擅長于揭露各種政治丑聞。從五角大樓報告到水門事件到斯諾登事件,《華盛頓郵報》已經多次揭露美國政府的重大丑聞,不斷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甚至直接導致尼克松總統被迫辭職。高峰時期這家報紙一度擁有上千名記者,目前依然擁有700多名記者。

正因為如此,早在收購之際,就有人質疑貝索斯是否想借《華盛頓郵報》獲取政治影響力。貝索斯這樣絕頂聰明,要說沒想過這一點也很難令人信服。傳媒大亨默多克在收購了《華爾街日報》之后,牢牢掌控著美國保守派的兩大旗幟媒體(還有福克斯電視臺)。

或許貝索斯憑借著收購《華盛頓郵報》,影響力從遠離美國政壇的華盛頓州伸到了華盛頓特區,但另一方面,貝索斯也因為這筆收購被卷入了美國權力斗爭,給自己惹來了巨大的政治風險,這或許是貝索斯收購時根本沒有預料到的。

大選期間的深仇大恨

貝索斯和特朗普結怨正是因為《華盛頓郵報》。早在大選之前,特朗普就公開指責貝索斯收購《華盛頓郵報》為了獲得政治影響力,為自己的亞馬遜獲取有利的稅務政策。不知道是因為特朗普先招惹貝索斯惹來《華盛頓郵報》負面報復,還是《華盛頓郵報》先抨擊特朗普導致后者惱羞成怒指責貝索斯;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特朗普是《華盛頓郵報》繼尼克松之后,在過去幾十年最集中火力的攻擊對象。

在特朗普和希拉里的激烈競選過程中,貝索斯的《華盛頓郵報》讓特朗普恨之入骨。該報專門成立了20位資深記者編輯的“打川辦”團隊,致力于報道特朗普的各種丑聞和負面。每一天報紙上都有關于特朗普的數條新聞,絕大多數都是負面;而評論板塊更是清一色的猛烈抨擊。在大選最后幾個月,特朗普直接拒絕了《華盛頓郵報》報道自己的競選活動。

“如果我當選了,亞馬遜就麻煩了”,特朗普在2016年2月這樣公開威脅,已經發出了最明顯的警告。但貝索斯卻似乎毫不擔心,反擊特朗普在毀滅民主,還公開調侃要把特朗普送到太空里去,畢竟所有人都覺得特朗普必輸無疑。《華盛頓郵報》更沒有放松對特朗普的重點關照。就在大選前一個月點最關鍵時刻,《華盛頓郵報》挖出了特朗普在10多年前夸耀自己玩弄女性的“下流談話”,給了后者整個競選過程中最沉重的打擊。

2016年大選原本是最沒有懸念的一次選舉,幾乎所有主流媒體都支持希拉里,幾乎所有民調都看好希拉里。然而,最后的大選結果卻讓所有媒體都大跌眼鏡。雖然普選票少了300萬張,但憑借著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特朗普反而以304比227的巨大優勢壓倒希拉里入主白宮。貝索斯徹底懵了。

貝索斯覲見愁容滿面

2016年大選揭曉之后,貝索斯足足等待了幾天,才禮節性地祝賀特朗普當選。或許他需要時間才能從震驚中反應過來。由于《華盛頓郵報》對特朗普的仇視態度,貝索斯的麻煩要遠遠大于硅谷那些只是押注希拉里的互聯網巨頭們。《華盛頓郵報》給貝索斯帶來了一個最不想面對的勁敵——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2016年12月,當選總統特朗普組織第一次科技巨頭高峰會議。雖然貝索斯也收到了邀請出席活動,但他的失落卻溢于言表。在巨大的長方形會議桌上,貝索斯被安排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只能斜眼看著未來的美國總統,神情落寞郁郁寡歡。

與此同時,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坐在特朗普身邊談笑風生的商界領袖。正是之前冒天下之大不韙,敢在硅谷公開力挺特朗普的創投大亨彼得·蒂爾(Peter Thiel)。現在蒂爾是美國總統最信賴的人,更為自己創辦的大數據公司Palatir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政府大單子。但另一方面,蒂爾也在硅谷遭到了抗議、排擠和憎恨,不得不從硅谷搬到洛杉磯去。

在2017年的第二次科技巨頭峰會上,特朗普則和微軟CEO納德拉相談甚歡,而貝索斯坐在一旁臉色陰沉。相比之下,微軟極少就政治事務表態,在整個大選過程中也沒有公開表明政治立場和傾向。因此,特朗普基本沒有招惹過微軟。而蘋果CEO庫克也懂得適時迎合特朗普的政績工程,始終和他保持著良好的私人關系。或許是預料到了特朗普的報復,2017年亞馬遜投入了1300萬美元用于游說美國國會,僅次于谷歌。

特朗普對亞馬遜動手

雖然宣稱上臺就讓亞馬遜好看,但特朗普直到2018年才開始對貝索斯動手。那年3月底,特朗普在推特上列出了亞馬遜的幾大罪狀:想方設法避稅、第三方賣家不繳稅、利用美國郵政的廉價服務、導致美國零售商破產倒閉。在他的連續公開炮轟下,亞馬遜股票一度下跌了超過200多美元,市值蒸發了400多億美元。

面對特朗普的連續炮轟,貝索斯選擇了裝聾作啞,或許公開對抗總統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實際上,特朗普指責亞馬遜的前三大罪狀都是站不住腳的。亞馬遜并沒有違法,也不需要擔心司法調查,只是合法利用了目前所有對自己有利的避稅規定和經商條件。

2017年亞馬遜在美國盈利56億美元,卻一分錢所得稅都沒有交。因為他們借助了此前虧損抵稅的有利條件。此外,特朗普推行的減稅政策還給亞馬遜帶來了7.9億美元的額外稅務減免。在去年亞馬遜的第二總部選址中,他們又從弗吉尼亞州政府獲得了近6億美元的補貼激勵(當然需要亞馬遜在15年內創造2.5萬個工作崗位和投資25億美元之后)。

特朗普怒噴了幾個星期之后,2018年4月《華盛頓郵報》反而因為“通俄門”調查獲得了普利策獎。貝索斯不失時機的恭喜旗下報紙,也用“莫斯科事件”暗諷了當時讓特朗普焦頭爛額的“通俄門”調查。特朗普暫時停止了攻擊,亞馬遜的股票開始止跌回升,看起來貝索斯已經渡過了這一關。

丟掉100億美元大單

不過,特朗普的怒火并沒有停歇。一年之后,亞馬遜再次遭受了來自聯邦政府的沉重打擊,但這一次特朗普沒有公開施壓。2019年底,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亞馬遜展開反壟斷調查,同時涉及亞馬遜的電商業務和云計算業務AWS。去年年底,亞馬遜電商業務在美國市場份額高達44%,而云計算業務在美國市場份額為48%(Gartner的數據顯示)。

實際上,真正讓貝索斯感到緊張的是亞馬遜的云計算業務,尤其是來自美國政府和軍方的巨額云計算服務項目。作為最大的云計算服務商,AWS一直是美國政府的首選公有云服務商,單是中央情報局的一個服務項目就高達6億美元;而微軟、甲骨文、IBM等小競爭對手早就對此不滿。他們游說政府不應該將云計算數據完全放在一個平臺上。

2018年3月,就在特朗普首次炮轟亞馬遜的時候,美國五角大樓取消了授予AWS合作伙伴的10億美元云服務單子。而2019年10月,在美國政府對亞馬遜展開反壟斷調查之后,五角大樓又將高達100億美元的企業聯合防御基礎云設施(JEDI)授予了微軟。在這一項目招標中,IBM和甲骨文被提前淘汰,微軟和亞馬遜是最后兩個競標方。

JEDI的規模還不只是100億美元。五角大樓明確表示,未來十年會只用一家云服務提供商。這意味著亞馬遜丟了JEDI,也丟了未來十年的五角大樓其他大合同。在微軟喜笑顏開收下大單子的同時,原本以為勢在必得的亞馬遜直接在去年12月提出了訴訟,認為整個項目招標過程中充滿著“缺陷、錯誤和偏見”,是特朗普施壓國防部,才將JEDI大合同給了微軟。諷刺的是,“錯誤和偏見”正是特朗普此前指責《華盛頓郵報》對待自己的態度。

亞馬遜很難贏回合同

按照司法流程,聯邦索賠法庭已經暫時凍結了JEDI項目,等待后續庭審。但亞馬遜此次撕破臉訴訟,面對的對手不僅是美國國防部,還有同在西雅圖的另一個云計算巨頭微軟。

被迫停工的微軟則對此大為不滿,微軟律師公開在法庭上指控亞馬遜“在競標過程中沒有展現足夠競爭力,卻把丟失合同歸咎于總統特朗普”。微軟憤怒指責亞馬遜“根本沒有證據證明國防部曾經施壓過JEDI項目招標過程,也沒有所謂的針對貝索斯的言論”。

這起訴訟目前只是剛剛進入庭審階段,但如果亞馬遜單以總統Twitter炮轟亞馬遜為理由,那么拿回100億美元大單子的可能性并不大。本身政府采購就有自己的選擇權,而且微軟的云計算服務并沒有明顯的劣勢,不存在影響國防項目質量的可能性。更為重要的是,國防部可能會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透露招標背后的具體信息。

更為重要的是,得益于共和黨占據參議院多數席位,特朗普大量提名保守派法官,包括兩位最高法院大法官、100多位。在聯邦索賠法庭、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以及聯邦最高法院,保守派都占據占據了人數優勢。在直接負責此案的聯邦索賠法庭中,保守派對自由派法官的數量是7比3,其中更有6名保守派法官是特朗普直接提名的。值得一提的是,受理此案并下令凍結項目的法官正是奧巴馬總統提名的。

離婚丑聞遭遇善良前妻

貝索斯因為《華盛頓郵報》損失還不只是商業利益,還有他的個人形象和家庭財產。2019年1月,已經結婚25年、育有四個孩子的貝索斯夫婦突然公開宣布離婚。由于他結婚之后才創辦亞馬遜,因此妻子有權平分價值1000多億美元的亞馬遜股份。貝索斯不僅可能失去價值700億美元的一半資產,更可能失去對亞馬遜的控制權。

不過,貝索斯幸運遇到了一個善良的前妻麥肯齊。為了在第一時間完成離婚,麥肯齊主動放棄了一半資產,只要求拿到共同財產的四分之一,雙方得以在3個月(離婚冷靜期的最短時間)就完成了離婚。如果麥肯齊要求平分資產甚至分拆股份,這起史上第一離婚案訴訟可能會持續數年之久,可能也會直接影響到亞馬遜的股價。

為什么貝索斯突然要離婚?因為他的偷情丑聞被曝光,貝索斯不得已自己先官宣。從八卦媒體掌握的偷情照片和短信來看,2018年貝索斯在公開秀恩愛的同時,已經出軌了朋友的妻子、性感女主持勞倫·桑切斯(Lauren Sanchez)。在這起離婚案中,《華盛頓郵報》始終沒有興趣報道老板的偷情丑聞。

在偷情丑聞被曝光之后,貝索斯徹底放棄了此前二十年多年的溫情宅男形象。而他的偷情對象也迅速完成了離婚程序,兩人開始頻繁在各種公開場合秀恩愛,毫不避諱八卦媒體的鏡頭。貝索斯開始購買豪宅四處度假,穿著華麗服飾,挽著性感女友出席各種娛樂圈活動。看起來現在的貝索斯更像是一個好萊塢大亨,而不是蓋茨、扎克伯格那樣的科技富翁。

沙特曝光丑聞意在報復

貝索斯的偷情隱私是怎么泄露的?最初貝索斯還義正嚴辭地指責,是特朗普通過八卦媒體,通過曝光丑聞來報復自己。但后來的調查卻令他大感意外。2019年3月,他的安全主管經過調查公開表示,是沙特黑客入侵了貝索斯的手機獲取了私人信息,而且黑客很可能是來自沙特王室。

據《紐約時報》報道,2018年上半年沙特王儲在和貝索斯的聊天中,在一個視頻文件中置入了一個偽裝的木馬程序,破解了貝索斯的個人手機,從中獲取了貝索斯的偷情內容。今年1月,負責這一事件的聯合國安全專家卡勒曼(Agnes Callamard)公開要求調查沙特王室網絡攻擊貝索斯一事。不過沙特王室對此完全否認。

沙特王室為什么會報復貝索斯?原因同樣與《華盛頓郵報》有關。沙特自由撰稿人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在2017年9月逃離沙特之后,在《華盛頓郵報》撰寫多篇專欄抨擊沙特王室。而沙特王室入侵貝索斯手機正是在2018年上半年,從中獲得了貝索斯各種不為人知的隱私。

而2018年10月卡舒吉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沙特領事館被害,進一步激起了全球主流媒體的憤怒。曝光貝索斯的偷情丑聞,破壞貝索斯此前居家溫情男人的個人形象,乃至促使貝索斯家庭離婚分割財產,同樣是對《華盛頓郵報》老板的最直接報復。

六年時間財富增十倍

距離貝索斯2013年收購《華盛頓郵報》,時間已經過去了六年半。在這六年半時間,亞馬遜的股價增長了十倍,貝索斯也取代蓋茨成為全球新首富,即便是離婚也沒有讓他損失慘重。目前他的個人財產高達1300億美元。《華盛頓郵報》在這背后起到了多少作用,這很難評估。

但直觀的影響是,這份報紙給貝索斯帶來了一個最強大的敵人——美國總統,更讓他丑聞曝光、形象掃地和被迫離婚。如果特朗普順利連任的話,在第二任期沒有了選票壓力的他,或許會進一步向亞馬遜施加更大的監管壓力。國防部的云計算項目只是一個開始。

《華盛頓郵報》給貝索斯帶來的是看不見的回報,還是看得見的損失?

關鍵詞: 華盛頓郵報 貝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