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通教育大翻身?去年預虧超7億不直接向學生提供線上輔導

2020-02-05 16:13:01

來源:華夏時報

2月4日,在線教育股迎來大漲,全通教育集團(廣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全通教育”;300359.SZ)也隨之漲停,2月5日,全通教育再度漲停。不過這并不能掩蓋其2019年業績預計虧損的真實情況,也不能解除其計提大額商譽減值帶來的疑問。

2月4日晚間,全通教育發布股價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其主要業務K12校園信息化及信息服務不涉及直接面向學生提供在線課程輔導培訓的服務;積極推進業務應對疫情但尚未形成規模性收入。

而深交所在2月4日上午向全通教育發去問詢函,要求全通教育回復“收購公司的實際經營與業績情況及是否存在通過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的情形”等問題。

全通教育上市后一直深處困境,此前從兩市第一高價股的神壇跌落,加之并購標的表現不理想,導致全通教育在2018年由盈轉虧;2019年預虧則意味著全通教育將“戴帽”。

子公司和聯營企業預計減值6.45億

全通教育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4年1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以基礎教育學段家校互動服務起步,業務逐步發展至涵蓋基礎教育、家庭教育及教師繼續教育不同領域,并通過子公司以校企合作、專業共建的方式積極探索拓展學歷職業教育領域。

1月22日,全通教育發布了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營業收入預計同比下降近15%,經營表現虧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7.3億元-7.35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為6.57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對于營收下滑,全通教育給出了3個方面原因,一方面家校互動升級業務部分基礎類產品用戶數有所減少,導致該業務收入預計同比減少近30%,此外,淘汰部分校園信息化設備,本期資產處置損失增加;另一方面受部分項目實施進度的影響,部分教育信息化項目建設及運營類業務推遲驗收,該業務收入和毛利率同比有所減少,其中受影響的全通智匯(西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虧損。

“教師繼續教育業務收入總體持平,但受加大面授培訓比重等行業政策影響,收入結構的變化導致成本費用增加,面授收入增長,遠程收入下降,面授較遠程執行成本較高;同時,培訓項目趨于個性化,單個項目規模趨于小班化加劇成本的增長,業務毛利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全通教育在公告中表示。

此外,全通教育由于培訓模式的變化,遠程培訓下降,面授培訓增加,繼教網對遠程課程資源的需求下降,子公司智優在線一些前瞻性的開發未能實現收入,未能實現成果(課程資源成品)的研發支出等進入當期損益;但經過評估智優在線短期內很難形成服務于全通教育體 系內的公司及第三方機構的核心能力,難以達成原有規劃目標,決定注銷,由于注銷分流員工給員工的補償金相對較高,最終導致智優在線2019年虧損。

但導致全通教育虧損的最為主要原因在于,其對并購的子公司和聯營企業進行了初步減值測試,初步預計減值金額在6.45億元左右。

遭遇深交所問詢

全通教育在官網中自稱,自上市以來,先后收購多個省級渠道服務商以夯實校園渠道服務優勢,通過并購、(間接)投資孵化等方式延展產業布局,致力于提供終身教育服務。“并購畫餅”沒有帶來預期的收益,但帶來的高額商譽的減值令全通教育業績持續走下坡路。

全通教育2019年初商譽余額為7.05億元,其中因收購全通繼教形成的商譽余額為3.48億元,因收購上海聞曦形成的商譽余額為1.18億元,收購其他10家公司形成的商譽余額為2.39億元。此次全通教育再一次的商譽減值,引來深交所的一紙問詢。

2月4日,深交所向全通教育發去問詢函,要求其回答“全通繼教、上海聞曦及計提商譽減值所涉及的其他公司自收購以來的經營與業績情況,結合前述公司所處行業的內外部環境 變化等,說明其2019年是否存在業績大幅下滑的情形,如是,請說明業績大幅下滑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與行業發展趨勢是否一致,以往年度的業績是否真實、準確,是否存在跨期確認收入情形。”等一系列問題。

深交所還要求全通教育回答是否存在通過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的情形。“結合前述子公司和聯營企業的業績和盈利前景逐家說明商譽或股權出現減值跡象的具體時點,以前期間計提減值準備的充分性,本次商譽或股權減值的測算過程,相關會計估計判斷和會計處理是否符合《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的規定,是否存在通過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的情形。”深交所提問。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3月,全通教育計劃15億元買下吳曉波的公司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杭州巴九靈),但歷時半年時間終以“告吹”落幕。

2017年,全通教育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凈利下滑,當年凈利潤為6629.16萬元,較上年同比較少35.6%,業績下滑與并購子公司公司商譽減值有關,全通教育在2017年年報中提出,湖北音信、西安習悅和積極提商譽減值準備2474.32萬元,若相關并購子公司未來經營狀況未達預期,將繼續存在商譽減值風險。

2018年全通教育由盈轉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6.5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91.29%。對于虧損,全通教育表示,主要以是商譽減值為主的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其中主要是全通繼教發生商譽減值6.09億元。

線上轉機?

疫情導致公立院校及線下培訓機構按下“暫停鍵”,但假期延長、空間上暫停移動,卻倒逼公立院校、教育機構將視線轉移至線上。受此影響,2月4日,包括全通教育在內的多支教育股票漲停。

而早在2月3日,2020年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全通教育在股價上就已經表現出來堅挺態勢,在多數教育股票大跌甚至跌停的情況下,全通教育股價仍保持了6.58%的上漲。

國金證券教育首席分析師吳勁草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通教育股價大漲,主要是情緒為主,未涉實質。

而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2月4日晚間,全通教育發布股價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解釋,“其主要業務包括K12校園信息化及信息服務、教師繼續教育服務等;其中K12校園信息化及信息服務主要提供校園信息化的工具產品及服務,服務于教育管理者、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等,但不涉及公司直接面向學生提供在線課程輔導培訓的服務;教師繼續教育服務包括通過線上或面授等方式為K12教師提供后期繼續教育服務,其中2019年線上培訓方式收入占教師繼續教育收入比重有所下滑。”

全通教育還表示,落實主管部門“停課不停學”,積極響應市場需求,全通教育結合自身的技術及渠道能力,整合推出智慧云平臺等工具產品為學校、教師等客戶提供解決方案;但目前尚處于積極整合產品、與學校等部分客戶溝通方案及需求的階段,且當前階段主要為公益性支持,尚未形成規模性收入。

2月5日,《華夏時報》記者致電全通教育就目前智慧云平臺與哪些學校合作等具體問題進行采訪,電話一直未被接通。

盡管全通教育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并未攔住將教育作為“避風港”的股民,2月5日全通教育再度漲停。

關鍵詞: 全通教育 線上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