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6 10:44:11
來源:界面新聞
2019年“雙11”即將拉開帷幕,在這場消費者的狂歡節里,數字金融正在成為天貓商家做生意的“新武器”。
11月5日,支付寶聯合網商銀行發布的《天貓雙11商家端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今年雙11,中小商家貸款需求極為旺盛,僅網商銀行與其合作機構,累計放款金額就將達到3000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戶均貸款高達7次,15萬小商家貸款筆數甚至超過100次。
對于網商銀行的商家來說,雙11的的整個準備期從8月1號開始,到11月30號,大概商家經營活動跨度4個月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雙11貸款累計總資金量達到3000億,服務商家數超過300萬,但是網商銀行卻只投入了20人。
網商銀行行長金曉龍表示,科技是雙11貸款最大的功臣,“這個任務,依靠20個信貸審批員是不可能完成的,但20個產品經理和工程師就有可能。”
人工智能技術和云計算技術,讓天貓雙11貸款得以順利完成。金曉龍解釋稱,“我們識別商家的經營能力和信用狀況,要通過超過10萬個指標,100多個模型,靠人工識別是不現實的,但AI技術完美解決了這個難題。而云計算技術則讓我們可以在不增加1臺服務器的情況下,彈性擴容,應對雙11的貸款高峰。”
依靠科技的力量,網商銀行將風險成本和運營成本都控制在了極低水平。《報告》顯示,今年雙11期間,60%的商家貸款額度提升,平均提額超60%;貸款不良率還不到1%。也因為如此,網商銀行表示,在今年雙11,將給予雙11貸款商家總計3700萬元利息減免。
發布會現場,網商銀行行長金曉龍表示,中小商戶之所以如此高頻貸款,一是因為雙11的貸款服務已經從單純支持備貨發展成了全鏈路,商家可以在“開店-備貨-倉儲-促銷-回款-增值”等許多環節獲得資金支持,二是因為商家的生意經算得好。
他舉了四川康定賣牛肉干的商家張大姐的例子。自2012年開始,張大姐在網商銀行貸款累計高達5000筆,平均1天1次還不止,最小一筆只有3塊錢,最多一筆5萬多。最初,網商銀行發現張大姐每天用款好幾次,擔心她不懂這是找銀行借錢。可電話打過去,張大姐淡定地說,知道這是銀行貸款。“每次一有訂單,她就來借款,訂單大就多借,小就少借,賺錢了立馬還,每筆只用幾天。大姐說這樣利息付得少,幾年下來,她的銷量從每年10萬做到每年200多萬,5000多次借款,沒有一次逾期。”
旺盛貸款需求的背后,還有貸款理念的變化。《報告》稱,中小商家認為貸款可以有效促進自己的生意,70%商家認為付1元利息可以換回2元利潤,而兩大貸款高峰期分別出現在雙11前的備貨期和雙11后的回款期。
金曉龍表示,70%的商家貸款并不是因為窮或經濟拮據,而是認為這是一個杠桿,是一個良性的經濟金融杠桿。“利用這樣的杠桿,花1塊錢利息可以賺2塊錢利潤。其中一個商家算了一筆賬,一次經營循環周期,一個月利息最多算下來,年化利率只有1%。這個生意哪怕2%的利潤確定的話,也愿意用這個貸款。”
他舉例稱,“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比例,實際上我們知道小微商家利潤遠遠不止這個數字,商家理念的變化對于金融充分利用這個平臺。”
天貓藝術家居的Top級商家“優梵藝術”創始人林上康向界面新聞表示,自己當年賣房創業,銷售藝術品,生意一度陷入艱難,在2013年靠著網商銀行的十幾萬元貸款,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并迎來轉型機會,聚焦藝術家具品類后,生意快速起色,如今銷量過億,成為家居業的一匹黑馬。
此外,小鎮商家的異軍突起正在帶動區域產業帶。今年雙11貸款中,貸款金額增長最快的地區并非北上廣。《報告》顯示,貸款金額增長超50%的前三個省份,依次是云南、廣西和貴州。貸款用戶數前三名的縣城分別是蒼南、惠東和安溪。
金曉龍表示,今年網商銀行格外重視對產業帶的支持,產業帶是既是小微企業密度極高的地方,也是未來中國“新制造”崛起的土壤。他透露,備戰雙十一期間,已經有超過75%的產業帶商家使用了網商銀行金融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