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20:48:38
來源:互聯網
只需支付幾十元,就能通過企業賬戶在招聘網站上買到求職者的簡歷,內容包含姓名、電話及郵箱地址等關鍵信息,而這一切的操作求職者卻毫不知情。
在招聘網站上,肆意下載、倒賣個人簡歷的情況屢有發生,該如何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和隱私?在今年的“3·15”晚會上,智聯招聘、獵聘網、前程無憂均因簡歷被售賣的問題遭到曝光。
流向網絡黑市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已然透明化,不法分子可以通過得到的信息進行精準詐騙,讓人防不勝防。針對智聯招聘、獵聘網求職者簡歷被售賣的問題,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北京市人社局”)于3月17日下午發文稱,已約談兩家涉事企業,要求智聯招聘和獵聘網立即徹查徹改。
求職者簡歷流向黑市
涉事企業被立案調查
為了尋求合適的工作,求職者一般都會在智聯招聘、獵聘網、前程無憂等網絡招聘平臺填寫相應的簡歷,內容包括姓名、電話、學歷、住址等關鍵個人信息。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簡歷上填寫的信息卻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流向了網絡黑市。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報道,只要在智聯招聘上注冊企業賬號,就可以很容易大量下載這些簡歷,但想要得到求職者姓名、電話、郵箱地址等關鍵信息,還會根據求職者的學歷、工作經驗、薪資水平等條件,支付40元、60元、100元三個等級不同的金額。
智聯招聘還表示,只要肯花錢,企業用戶就可以毫無限制地下載求職者的個人簡歷,求職者并不知道自己的簡歷被誰下載,拿去做了什么。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獵聘網和前程無憂兩個網絡招聘平臺。此外,在各類貼吧、論壇、QQ群里發現,出售招聘平臺簡歷的信息也比比皆是。
3月17日下午,北京市人社局發文稱,將嚴厲查處央視“3·15”晚會曝光“求職者簡歷被售賣”等違規行為,對點名的智聯招聘、獵聘網兩家涉事企業,北京市人社局高度重視、緊急部署,連夜詢問情況,并迅速約談兩家涉事企業,要求智聯招聘和獵聘網立即徹查徹改,嚴格落實《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阻斷不法分子倒賣求職者簡歷信息“利益鏈”,切實保護求職者合法權益。同時,北京市人社局暫停了兩家企業為新企業用戶提供的線上購買簡歷服務,并對兩家企業開展立案調查。
北京市人社局表示,將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強網絡招聘行業監管。開展專項檢查,嚴厲查處網絡招聘服務中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曝光和處置力度。完善制度體系,出臺實施人力資源市場政府規章,進一步細化完善求職者個人信息保護有關要求。加強行業自律,督促網絡招聘企業嚴格履行求職者信息保護主體責任,營造更安全的求職招聘環境。
“當前正是互聯網平臺大有作為之時,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完全可以讓人崗匹配更加精準高效,給招聘雙方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各招聘平臺應當把精力主要放在提升技術水平和商業模式上,絕不能再通過販賣用戶個人信息賺取黑心錢。”新華社評論稱。
整改工作正逐步推進
平臺應承擔行政責任
在問題曝光后不久,智聯招聘、獵聘網和前程無憂相繼進行了公開道歉,并對此事件進行回應。
智聯招聘表示,已于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團隊,對相關內容進行調查處理。部分不法企業將拿到的用戶應聘信息進行轉賣,導致用戶的信息泄露的不法行為,已采取相應措施,并由CEO帶領進行安全委員會的后續整改工作。目前,已在部分個人用戶的電話號碼上實行虛擬中間號碼,此功能將于24小時內實現全量上線。
獵聘網表示,已于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小組,徹查簡歷不法分子非法售賣的行為。將接受媒體及全社會監督,堅決捍衛用戶利益。
前程無憂則升級“誰看過我的簡歷”程序,并接受求職者的投訴,傾聽求職者意見。
目前,三家招聘企業在公告中都表示已經達成共識,聯合抵制一切侵犯求職者權益的不法行為。
雖然行業整改正在逐步推進,但招聘平臺允許企業付費用戶下載簡歷這種商業模式仍未被法律禁止,招聘平臺需要履行其相應的管理義務。
“關于非法下載并倒賣個人簡歷,進而被不法分子用于詐騙等刑事犯罪,這其中涉及多方主體。”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偽造其他企業的營業執照的主體涉嫌構成偽造公文印章罪,利用偽造的營業執照注冊企業賬號并下載簡歷甚至倒賣簡歷的主體則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招聘平臺在此過程中沒有盡到信息安全保障義務,導致求職者的信息被并非真正的招聘單位非法獲取甚至進一步倒賣,應該對此承擔行政責任,并賠償由此給求職者造成的損失的民事責任。”
趙占領表示,之所以出現注冊企業賬號、大量下載然后倒賣個人簡歷的情況,主要根源在于其商業模式是以“簡歷下載”為會員服務內容,只要付費即可下載簡歷,至于下載簡歷之后如何使用則疏于管理,事實上也難以管理和控制,同時下載時并未經過求職者同意也未告知求職者。
“所以要想從根本上堵住個人簡歷隨意下載及倒賣的漏洞,關鍵還是需要招聘平臺提高技術和服務、改變‘賣簡歷’的傳統盈利模式。”趙占領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