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19:16:21
來源:互聯網
互聯網“頂流”們對支付牌照的熱愛正在蔓延。今年年初以來,抖音剛上線支付就拿下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伙伴身份,收獲一波流量,所屬公司字節跳動的關聯公司近期又申請了“字節付”、“BYTEPAY”商標;拼多多關聯公司今年也新增了“拼多多支付”的商標申請。
從阿里、騰訊等老牌互聯網巨頭,到字節跳動、拼多多等行業新貴,這些年互聯網“頂流”們相繼將第三方支付牌照收入囊中。過去一年,“持證入場”的選手就增加了拼多多、字節跳動、快手、攜程等互聯網巨頭。
“頂流”們之間圍繞支付的故事也很多。如攜程、拼多多曾因無牌經營招是非;去年7月,美團折疊了支付寶等選項,引發口水戰;今年兩會期間,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大幅降低微信支付手續費,有觀點認為這是大舉布局支付領域的互聯網新貴們撬動微信支付寶雙寡頭格局的機會……
為何互聯網“頂流”們都愛支付牌照?第三方移動支付格局會改寫嗎?建立在支付基礎上的金融生態現在還好經營嗎?
互聯網“頂流”扎堆發力支付牌照,
攜程、拼多多等曾因無牌經營招是非
今年初上線抖音支付、拿下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伙伴身份的字節跳動,最近又申請注冊了“字節付”、“BYTEPAY”商標。據企查查,截至3月18日,兩個商標的狀態都還是“注冊申請中”。
記者日前測試抖音支付,在抖音App商品櫥窗內下單時可以看到,除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外,已可以選擇抖音支付購買。目前抖音支付合作的銀行包括農行、建行、中行、郵儲、交行等,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短信驗證碼等即可查詢卡號并綁卡。
抖音支付已上線。
抖音的“老對手”快手及拼多多、攜程也是去年完成支付牌照收購的,這三家公司的關聯公司也分別注冊了“老鐵支付”、“拼多多支付”、“游支付”等商標。
上述四家在支付牌照收購一事上都算“趕了個晚集”。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美團、國美、美的、滴滴、小米等互聯網巨頭此前已在第三方支付領域占有席位。尤其是2016年行業巨頭收購第三方支付牌照在幾個月內扎堆發生,當年并購情況達24例,也是近年最高值。
在拿下支付牌照之前,攜程、拼多多都曾遭遇“無牌經營”的質疑。
2017年5月,一名律師向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實名舉報攜程預付卡涉嫌違規,指出攜程在無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況下,違規開展預付費卡業務。次月,該舉報被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受理,一時間攜程登上輿論風口浪尖。
2019年12月,記者從接近監管人士處證實拼多多主體公司涉嫌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等情況,正在整改中。據公開信息,2018年12月拼多多就曾遭舉報,已被央行確認為無證經營支付業務。
該接近監管人士彼時透露,關于第三方支付機構各類投訴、舉報、信訪非常多,行業經營競爭比較激烈,部分確實會踩紅線。
為什么“頂流”們都愛支付牌照?
滿足合規要求、讓流量變現落在自己口袋里
為什么互聯網“頂流”們都愛支付牌照?滿足合規要求是它們收購支付牌照的原因之一。
近年監管不斷強化持牌經營,要求也不斷從嚴。一位支付機構人士告訴記者,當前公司實行責任到人制,合規問題由董事長直接負責。
收購支付牌照也能擺脫別家支付通道。當前,無論直播、電商、打車或是外賣都離不開支付,但支付領域的“雙寡頭”模式令一些平臺的流量變現要通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才能實現。
前述機構人士表示,現在很多互聯網平臺已經積累了海量用戶,流量非常大,有了支付牌照后可以擺脫別家支付通道依賴,節省手續費,同時可以在自己的平臺上做用戶運營,建立生態閉環。“就像在淘寶買東西用支付寶付款一樣。”她還提到,此前有地產公司旗下也有支付機構,房地產交易額巨大,用自己的支付渠道更合適,旗下支付公司完全是躺著賺錢。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也稱,對互聯網公司來說,支付與電商等業務結合能產生大量有價值的數據,是互聯網公司進行用戶識別營銷,拓展金融等業務的基礎設施,最成功的就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因此支付也是頭部互聯網公司標配的牌照。
事實上,互聯網平臺的流量座次確實在改寫。3月17日拼多多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7.884億,首次超過阿里巴巴同期年活躍買家數,同時是京東的1.67倍。
在支付牌照布局的時機上,于百程認為,一是看各家業務與支付的契合性,電商業務涉及大量交易,與支付契合度最高,因此電商布局比較早。二是看各家的金融等業務拓展的進程。
受訪人士還提到牌照的價格問題,“近年牌照不那么貴了”。公開資料顯示,第三方支付領域較大的一起并購事件發生在2016年,叫價高達30億元,2017年時收購也動輒5億元以上,不過牌照價格自2019年開始明顯下滑。“近兩年收購案例中還有幾千萬的成交價,而且被收購公司的業務范圍也很廣。”受訪人士稱。
支付格局是否會改寫?
微信支付寶“雙寡頭”格局還很難撬動,金融生態建設也不容易
在新入局選手們加速追趕的同時,支付寶微信“雙寡頭”格局還面臨其他壓力。
今年1月,央行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征求意見稿)》,以完善和加強非銀行機構支付領域的反壟斷監管措施,不少分析認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所受影響或將首當其沖。兩會期間,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大幅降低微信支付手續費,有觀點認為這是布局支付領域的互聯網新貴們撬動微信支付寶雙寡頭格局的機會。
當前第三方移動支付格局會變嗎?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記者分析稱,雖然國家政策上反壟斷,也有巨頭入局,但不會撬動現有格局,目前支付寶、微信兩家“雙寡頭”的領先形勢仍比較明確:一是兩家機構經過多年線下場景建設,已滲透到各個細分場景;二是從用戶使用情況來看,兩家機構的用戶人數、黏性及使用時長等幾乎都已到頂,已是“國民級”App;三是兩家機構的“護城河”很深,資金實力及各層面的影響力都很強。
于百程也表示,除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市場占比非常高的之外,其他互聯網公司支付業務主要是服務自身業務,在內部打造“生態閉環”。目前在C端移動支付市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占據了90%以上份額,用戶改變支付習慣比較困難,并且市場已經過了通過補貼獲取大量用戶紅利的階段。
而對于降低微信支付手續費的建議和討論,于百程認為實際上反映的是對于微信支付在支付市場壟斷地位的擔心。但有統計顯示,受益于技術進步,中國支付的手續費率這些年一直在下降,費率在國際上屬于非常低的水平。
“如果支付市場是比較充分競爭的狀態,費率本身是由市場定價,在法規允許范圍內都是合理的。”于百程說。王蓬博也稱,表面上看是微信支付在以千幾的價格收費,但實際上背后是一整條產業鏈在分潤。前述支付機構人士表示,“市場格局由市場決定,C端的事情主要還是看用戶行為習慣。”
比支付更大的金融市場是理財和融資,以支付積累的用戶信息和交易數據為基礎,能夠向個人征信、消費信貸、理財產品銷售、小微企業貸等互聯網金融領域延伸。
在王蓬博看來,以支付為基礎的金融生態好不好建立,需要分類型,已形成規?;蛴写怪眻鼍暗钠脚_,金融生態可能更好推一點,例如面向C端用戶的小貸、信貸產品可能做得更好,網商銀行就是利用支付寶入口做延伸的一個好的案例。但同時要注意不能碰套現等紅線。他表示,很多互聯網巨頭目前的場景建設主要集中在自己內部,應該先把支付產品建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