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2 14:01:21
來源:互聯網
3月11日,上海軌交公安通報,民警在人民廣場站發現一名女子將一名女孩放在行李箱內。民警立即攔截該女子并開展檢查。經查,事發時32歲女子蘇某急于赴上海火車站搭乘火車,因嫌其5歲女兒吵鬧,將女兒放在行李箱內拖行,約1分鐘后被民警攔停制止。
視頻截圖
網友評論延伸閱讀 哭是一種情感宣泄
不少父母一見孩子哭就心煩,有的制止孩子“不準哭”,有的諷刺挖苦“男孩還有臉哭”,有的斥責“這么嬌氣,沒出息”,有的威脅“再哭就不喜歡你了”……然而,哭泣是人類情感的自然流露,就連成年人遭遇失戀、失業等打擊都會哭,更何況弱小的孩子。淚水并非軟弱,也不代表無能和退縮。哭泣是孩子的權利,也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手段。父母狠心不去擁抱、冷血不去安慰,“逼”不出獨立,反而會給孩子的心靈留下陰影。“不許哭”這種對孩子情緒的過度抑制,不僅無法幫他們正確認識情緒,也不能學會控制情緒。
父母總是對孩子的哭泣表示不滿,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喜歡的是乖巧的自己,而學會隱藏負面情緒,同時形成了父母不可信賴的印象,無法無條件分享內心感受,導致親子關系疏遠。其次,孩子會認為至親的父母都不能接受自己的情緒,別人肯定更不喜歡。久而久之,就學會了壓抑,可能導致抑郁。最后,壞情緒就像洪水,宜疏不宜堵。負面情緒壓抑久了,孩子可能會采取不恰當的宣泄方式,比如打罵、摔東西等。
因此,家長需要把哭的權利還給孩子。不妨先記住4個原則:孩子哭的時候,第一,不要打斷哭泣;第二,不要急于發表意見;第三,用心理解與交流;第四,用行為告訴孩子,你關心他,如遞上紙巾、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