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05:45:32
來源:互聯網
到底哪些行為會傷血管呢?
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養血管呢?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腦血管病,手麻是這樣的
手足發麻是腦血管病的早期信號。大腦組織缺血,會引起大腦感覺中樞的功能性障礙,從而導致手腳感覺喪失,產生麻木感。
因腦血管病造成的麻木
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麻木突然發生
麻木的發生可能沒有任何預兆,可在靜息狀態下產生,也可能在運動或生氣時產生,還有一些在夜間突然發生,大多不用處理,會自行恢復。
麻木涉及范圍較廣,往往偏一側
過了中年,很多人都開始出現腦動脈硬化,血脂在血管壁沉積。隨著年齡增長,病情還會進一步加重,使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閉塞,進而發生腦梗塞。如果梗塞灶較小,只損害了管理感覺功能的神經組織,就會造成對側軀體某一部位的麻木或半身麻木。如果是短暫性腦供血不足,只會引起陣發性麻木。隨著缺血性腦組織的進一步擴展,病變動脈閉塞的程度也會加重,對側軀體、面部的麻木可由局部擴展到半身,由短暫性麻木演變為持續性麻木。
癥狀跟體位姿勢無關
有些頸椎病、腰椎病也會讓人產生麻木感,但這種麻木是由于神經受壓迫所致,有時體位改變,壓迫解除,麻木即可暫時緩解或消失。腦血管病麻木則與體位變化沒關系,不會因為體位改變而消失,不過部分患者的麻木感持續一段時間后,可能會逐漸自行緩解。
往往伴有其他癥狀
除手腳麻木外,腦血管病患者大多伴有肢體軟弱無力、頭暈、頭痛、視力障礙 (視物模糊或復視等)、記憶減退(尤其是近期記憶下降),以及血壓增高或偏低等現象。突然眩暈、嘔吐、耳鳴、站立不穩也是腦血管病的先兆。高血壓有時還可能造成短暫腦缺血甚至腦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癱瘓、言語含糊、失語及昏迷等,甚至導致死亡。
腦血管病引起的癡呆能治嗎?
一般影像學上腦萎縮表現的老年癡呆,多數是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是不可逆的,只能盡量延緩病情,改善癥狀。但是您母親的情況是腦血管病引起的,通過手術和對癥治療可以緩解。
建議多關注家中老年人的情緒、性格是否出現明顯變化,反應、記憶力是否出現明顯衰退等,早期發現,找準病因,早期干預,治療效果會更加理想。
幾種壞習慣最傷血管
長期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濃油赤醬,高油、高鹽、高糖,葷多于素,都會導致營養物質攝入過多,多余的脂質不僅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發血栓。因此,建議吃飯最好吃七分飽,平時飲食中少吃燒烤、腌制的加工類食品和油炸食品,應少肉多菜,避免脂肪攝入過多。
長期吸煙會導致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香煙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氧自由基、多環芳香烴及丁二烯等 多種有害物質,它們通過肺泡與血液中的氣體進行交換,到達血管,干擾血液中的脂肪代謝,破壞血管彈性,損害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以及血栓的形成。
缺乏運動是血管堵塞的一大誘因。長期不運動,血管里面的“垃圾”就沒有 辦法排出,多余的脂肪、膽固醇、糖分等囤積在血液中,使血液變得濃稠骯臟,最終堵塞血管。
長期熬夜可能帶來心梗風險。熬夜會使機體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 腎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血液變得黏稠,血液里的垃圾和毒 素、氧自由基等明顯增加。長期熬夜者的血壓、心率調節會呈現為高負荷狀態,血管收縮和免疫調節功能也會出現異常。熬夜者可能會出現心臟一過性缺血,同時冠脈粥樣硬化以及斑塊不穩定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壓力大,心情差,精神壓力也能引起血管收縮,加速血管老化, 使血管變硬。
養護血管做好五點
首先,管住嘴,少吃“四高”食品,即高糖、高油、高脂、高鹽,這些食物易導致膽固醇等附著于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硬化,導致血管不暢通。
其次,不熬夜。長期熬夜,身體內激素分泌周期出現紊亂,增加心腦血管系統的張力。
再次,拒絕吸煙和二手煙。煙草中有害物質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和動脈粥樣硬化,以致形成血栓。
第四,多做有氧運動。游泳、跳舞、騎自行車、瑜伽、打太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即使是最簡單的健步走,持之以恒都會使血管的彈力增強。
最后,保持好心情。不少心腦血管疾病都與情緒波動過大有關。想要血管健康,平和的心態必不可少。
食物中的血管“清道夫”
血糖穩定劑:普洱茶
普洱茶品性溫和,對脾胃刺激相對較小,含有茶多酚等多種有益健康的成分。研究發現,普洱茶具有顯著抑制糖尿病相關生物酶的作用,有助于穩定血糖。普洱茶建議在兩餐之間飲用,沖泡時要用100℃ 的沸水。喝普洱茶最好先洗一遍,因為大多數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數年后飲用,容易沉積塵埃,“洗茶”可達到“滌塵潤茶”的目的。
血脂調節劑:燕麥
燕麥中含有豐富的β葡聚糖和膳食纖維,可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對調節血脂有很好的作用。而且,燕麥能帶來較強的飽腹感,使人長時間不餓。建議選擇最“單純”的燕麥,即大片、整粒、不細碎,且不添加任何糖、奶精等成分的燕麥。可用其熬粥,再加些果仁,營養又美味。
血壓控制劑:芹菜
芹菜中含有豐富的鉀和芹菜素,有利于控制血壓。美國心臟協會雜志《高血壓》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適當飲用芹菜汁確實有助于降血壓。烹制芹菜要少油少鹽,否則會削弱芹菜的降壓作用。可將芹菜焯水后涼拌,或者直接用來榨汁喝。
血循環催化劑:黑豆
黑豆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能清除體內自由基,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液循環。此外,花青素還有護眼的功效。花青素在酸性條件下更穩定,用醋泡有利于黑豆中營養物質的吸收。泡制前需要先將黑豆炒熟,放涼后倒入陳醋使其沒過黑豆,但需要留出大約1/3的空間,以免黑豆膨脹溢出。蓋好蓋后浸泡,等黑豆完全膨脹后就可以吃了。黑豆還可用來打豆漿或熬湯。
血液凈化劑:海帶
海帶不但是含碘較高的食物,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膠質,其中的膠質成分能結合血液中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具有排毒、凈化血液的作用。可直接將海帶泡發后,制成涼拌海帶絲。不過,由于海帶屬于涼性,建議身體較寒、體質虛弱的人可以吃些海帶燉豆腐,高溫加熱能中和海帶的涼性。
血栓溶解劑:納豆
納豆是由黃豆通過納豆菌發酵制成的豆制品,研究證實,納豆中的納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此外,納豆還富含大豆異黃酮、鋅、鈣與維生素K,能補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癥狀,還可預防骨質疏松。為了保持納豆激酶等成分的活性,納豆不能加熱吃,必須是涼菜狀態,新鮮食用。此外,為了保持它有益于心血管的健康特色,不能在里面加入大量油脂,也不建議配合大量動物性食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