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7 12:01:11
來源:互聯網
小編在微博上看到一則熱搜,瞬間感同身受地“疼”了——#鄧萃雯拔倒刺發炎入院手術#。
鄧萃雯自己在微博中說,“生倒刺都可演變成入醫院動手術,任何病患都不要延誤治療”,還提醒大家,如果“不幸”指甲有倒刺,千萬不要隨意拔出甚至用牙咬,要找指甲剪消毒以后小心剪掉。
小小的倒刺看起來不過是干燥起皮,怎么后果如此嚴重?甚至還有“流血事件”發生?
這倒是讓小編想起,之前在杭州一論壇上,也有網友分享自己亂拔倒刺,把自己拔進醫院的經歷,影響日常生活不說,重復換藥的路程也很艱辛……
▽
@宛如
之前我拔了一個倒刺,一開始倒刺旁邊的皮膚是有點小腫、有點痛,我也沒在意。結果5天過去越來越腫,而且越來越痛。本來已經要去醫院了,我爸說泡碘酒會好的,就拖著沒去。但是情況一直沒有好轉,皮膚因為碘酒已經開始蛻皮了,腫卻一點沒消,而且蔓延的部分越來越大……
于是我忍不住去醫院了,當時想說不外乎是配個藥膏啥的,結果醫生看了一眼說:你這個要開刀了。作為一個怕痛怕死的少女,聽到開刀這兩個字真的嚇死了!我問醫生這個手術痛嗎?他說要把你手指切開,你說痛不痛?我說我很怕痛怎么辦……醫生:“我這里紙巾你多拿點,一會兒塞嘴里……“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順便說一句,現在醫院有創操作都是需要做核酸的哦!但是我這個核酸只需要驗血,還好還好)
忐忑地驗完血等著做手術,雖然配了麻藥但是醫生說還是會痛,我就差在醫院哭出來了,安慰自己有麻藥應該還好吧……結果!結果!做完告訴大家: 真!的!很!痛!有麻藥也痛!
因為要先切開膿的部分才能打麻藥,手指上生切啊!我在診室叫到隔壁護士來我們這(房)間問這個病人怎么了?
這種感覺我這輩子都不想再體驗了……
你以為這樣就好了嗎?醫生說我這個情況要2個禮拜才行,每天換藥,后期2天1次,每次換藥都要痛一次,酸爽的日子還在進行中……
來更一個后續!因為之前幾次去換藥我都沒敢看,后面幾次看了下,其實醫院所謂的換藥就是拿一大坨碘酒給你塞在創口處。我換藥換了半個月之后就沒有再去醫院了,自己在家里拿酒精擦拭一下,再包扎一下,注意不要碰水就好了。然后這個病……真的比我想象中好的時間要慢好多!現在就算膿不長了,你還需要等新的肉長出來,老的膿慢慢蛻皮。現在已經一個月過去了,我還在等膿蛻皮……日常生活非常不便,總之就是很后悔,非常后悔拔倒刺!
可是盡管前車之鑒不少,在微博投票里,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網友選擇了“直接用手拔或者牙咬”。
這小小舉動,究竟有多大危害?
75歲大伯不重視手指倒刺
一年后竟然癌變了
鄧萃雯和樓主的例子看起來還算有驚無險,都及時找到了合適的治療方法,沒有讓病情向著更嚴重的方向發展,但是湖北武漢的李老伯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75歲李老伯家住漢口,病發一年前,他的左手拇指上長了根小倒刺,他不假思索地用手將倒刺撕掉了。不料,手指又開始長倒刺,撕了長,長了撕,反復多次后,他的指甲邊緣開始發炎、流膿。
到這個時候李老伯還覺得不是大事,自己消毒,敷了一些消炎藥物,可幾個月過去了,炎癥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他有些急了,找到樓下修腳師傅,經師傅處理之后,甲溝炎癥非但沒有得到控制,手腫得更厲害了。
在家人的勸說下,他最后來到武漢市第四醫院手外二修復重建科就診。
接診醫生拍片檢查發現,李老伯的手指已經感染到了骨頭,發展為骨髓炎。考慮到患者長達一年多的感染情況,武漢市第四醫院手外二修復重建科副主任醫師嚴立表示,李老伯不僅保不住他的拇指,可能還存在局部病變惡化的可能。而在術后的病理檢查結果顯示,李老漢手指局部已進展成鱗狀細胞癌。
隨手把倒刺撕掉,容易導致皮膚破損,輕則就是皮膚感染,重則可導致甲溝炎、皮下膿腫、甲下膿腫等。再嚴重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膿毒血癥、敗血癥,甚至骨髓炎,面臨截肢危險……
手指為什么長倒刺?
注意手部保濕很重要!
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袁承達副主任醫師說,不少人認為長倒刺是因為缺乏維生素引起的,實際上應該這么理解:缺乏維生素會引起皮膚干燥,加重病情,但不是直接引起長倒刺的原因。如果長了倒刺,多補充一些維生素,對緩解病情是有好處的。
長倒刺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干燥。指甲周圍的皮膚是沒有汗腺和皮脂腺的,相對于其他地方的皮膚這塊地方更干燥。因此,在干燥的環境中就更容易出現缺水的表現,更容易長倒刺了;
2.外界刺激。比如經常摩擦、啃手指,或是經常接觸一些刺激性的物品,也容易引起倒刺。
浙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童曉云說,倒刺非常常見,是由于手指皮膚的干燥性反應或者局部皮膚摩擦,比如手工勞動或者啃咬手指造成。建議大家平時注意手部保濕,洗手后及時涂抹護手霜。此外,如果長了倒刺,洗手的時候最好不要用洗手液或肥皂,因為這些洗滌劑都是堿性的,會加重倒刺生長。
手上長倒刺
千萬別再亂拔亂咬啦!
隨身帶一管護手霜很有必要~
延伸閱讀:小傷口也別大意!女子被木屑刺傷腳趾險些喪命
2020年12月報道,被木屑刺了一下,換做是你,會在意這樣的傷口嗎?
57歲的袁女士,前不久在家中劈柴不慎被木屑扎傷腳趾,感染破傷風,險些丟掉性命,經萬江醫院全力施救,轉危為安,目前已無大礙。袁女士及其家人回想起受傷及治療經歷,至今心有余悸。
小傷口沒處理
引來了破傷風
據患者家屬回憶,袁女士因雙側臉頰部酸痛、張口不適曾去我市某大醫院就診,輾轉幾個科治療卻毫無效果。后癥狀持續加重,出現牙關緊閉,吞咽困難,不能正常進食,最后通過親戚介紹來到萬江醫院求醫。
萬江醫院口腔科涂主任為患者做了詳細的口腔檢查,發現牙齒、牙槽及下頜關節都沒有問題,得知患者曾多次外院就醫,輾轉多個科室診斷未明確。涂醫生隨即請來中醫骨科門診的謝運華醫師、外一科陳健副醫師等專家前來會診。
經詳細的全身檢查后發現,袁女士曾在1周前腳趾不慎被木屑扎中,當時雖然有疼痛,但不久就緩解了,而且創口不大,只有少量出血,自行按壓后即止血,袁女士認為沒什么大事,就沒有對傷口進行處理。
會診意見一致認為,患者有外傷史未正規處理,結合患者張口困難,肢體肌張力明顯升高,典型臨床癥狀,高度懷疑破傷風感染。
面對其危急、特殊、罕見的病癥,為了確保診治科學、合理、無誤,本著對病人高度負責的態度,醫院先后兩次組織全院大會診,最終確診為破傷風,針對患者情況制定合適治療方案,實施聯合診治。
從廣州緊急調配藥物
據悉,破傷風是一種極為嚴重的疾病,死亡率高,因此需要采取積極的綜合治療措施,包括清除毒素來源,中和游離毒素,控制和解除痙攣,保持呼吸道通暢和防治并發癥等。破傷風是一種由破傷風梭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對抗破傷風梭菌所產生的外毒素,需要用到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
“上午11時左右我們接到醫生電話,由于破傷風這類疾病較為罕見,醫院并無常備有關藥物。”藥劑科邱耿姍回憶說,患者病情仍處于進展期,遲一分鐘注射,病人就會多一分鐘的生命危險,治療刻不容緩。
藥劑科立即緊急聯絡東莞市內各大醫院及醫藥公司,回復均無藥物儲備可以調用,“市里沒有我們就找省里。”幾經周折,最終找到某醫藥公司廣州總部,把庫存量僅有5支的藥物緊急調貨配送到醫院,及時為病人用上。
最終,在醫護人員半個月里的精心治療,袁女士的病癥很快得到緩解,經過一段時間的綜合康復治療下,袁女士可以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