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夫妻離婚落淚:我放過你了!網友:有感情為什么還要離婚?

2021-02-26 21:01:41

來源:互聯網

2月25日,江蘇蘇州。結婚20年的夫妻離婚,兩人從民政局出來后淚流不止。男子對前妻說:“我希望你以后好好保重,這是我最后講一句我愛你,我放過你了。”

網友評論

網友靈魂提問:有感情為什么還離婚?

延伸閱讀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性別與家庭社會學研究室主任馬春華介紹,根據民政部的統計資料,中國的粗離婚率(某年粗離婚率=(某年離婚次數/某年平均總人口數)×1000‰,)這些年里一直呈顯著上升的趨勢,除了中間有小的波動,在2019年已經達到3.4‰的水平。

為什么現代人的婚姻越來越不穩定了呢?

對此,馬春華認為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這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現象,因為社會經濟發展會推動社會個體的發展,讓更多的人有選擇婚姻的權利。

二、相關法律條文和社會態度的變化,導致離婚的代價會更小。1950年新中國出臺的第一部婚姻法就明確強調男女婚姻自由,2001年修訂的婚姻法明確劃分了夫妻共有財產和個人擁有的財產。這些都在踐行婚姻自由的原則,支持在婚姻中個人權利的彰顯,但客觀上增加了離婚的可能性;同時整個社會對離婚的包容性逐漸增強,讓人們敢于選擇離婚,而不用付出社會性代價。

三、性別秩序變化對于婚姻穩定性提出了挑戰。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女性對家庭的依賴也在減少,更多女性在尋求自我的獨立。同時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大幅度提高,也促進了女性個體主義價值觀的形成,使她們擁有能夠做出更多選擇的權利。

四、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對婚姻穩定可能會有一些負面作用。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特別是城鄉之間的勞動力流動,這會導致人際關系的陌生化,私人生活受到道德輿論的壓力會減少。同時流動人口的身心和工作相對不太穩定,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從而影響婚姻。

五、住房、子女教育、養老政策等社會政策的實施也會影響婚姻的穩定性。個體或者家庭為了適應政策,從家庭策略角度出發,為了從這些社會政策上獲得最大的收益的時候會選擇離婚。

那么適應時代變化,我們該如何維護家庭與婚姻?

對此,馬春華呼吁多力合作。一是相關部門在出臺住房托幼政策時應考慮家庭因素,評估對家庭造成的影響;二是建議出臺相關措施以緩解家庭養育子女的經濟壓力、時間壓力等;此外在通識教育中,鼓勵年輕人認同自己在婚姻和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樹立積極的價值觀,認同家庭和婚姻的成功也是重要的人生成功;同時,從婚姻家庭的基礎教育入手,幫助年輕人在從愛情走入婚姻時,能夠學習在親密關系中,如何相互尊重,如何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學習經營婚姻家庭中所需要的良好溝通能力和解決技巧。

關鍵詞: 20 夫妻 離婚 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