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3 15:46:23
來源:互聯網
截至昨天(22日)晚上7點,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已經突破141億,不到2個月的時間已經接近去年年度總票房的7成。
01
春節檔電影 節后火爆依舊
記者了解到,春節假期過后,北京大部分電影院的電影票價已經有了小幅回落。數據顯示,在2021年春節7天假期中,全國電影院的平均票價為48.9元,而春節前一周的平均票價僅為36元。其中,北京地區春節假期的平均票價為71.7元,而春節前一周的平均票價僅為47.7元。在全國電影票價普漲中,北京、南京、天津、上海、青島5個城市,漲幅排名前五。
燈塔專業數據研究院院長牧晨表示,今年春節全國電影院上座率上限是75%,北京為50%,再加上就地過年政策的號召,造成一、二線城市的供求關系緊張,是導致平均票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今年春節檔的票價漲幅為9%,一定程度起到拉動大盤票房的作用。
02
觀影火爆 部分影院七天扭虧為盈
大家都說,今年的春節檔,不僅是票房最強春節檔,也是票價最貴的“春節檔”。各影院如何給電影票定價?又為什么敢于把票價定高呢?
沙磊在北京經營一家影院已經有4年的時間。他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檔的火爆行情,他也沒有預料到。春節前10天,沙磊首先將票價從平時的35元上調到了45元,開始預售春節檔電影票,但很快沙磊就發現,電影票幾乎是放出多少,就賣完多少。當黃金時段的電影票迅速超過了50%后,沙磊果斷將票價上浮到了每張65元。
沙磊表示,過了初六之后,觀影的人次、票房沒有減少得很明顯,比2019年同期高了很多。2020年他們虧損了一百多萬,但是今年春節檔全部的收益加起來,就能夠彌補2020年疫情損失的三分之一左右。
多家電影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春節假期中,大部分影院都通過大幅度延長營業時間來拉動票房。即便如此,早晨八點和午夜零點的場次也幾乎場場爆滿,這也是這些電影院敢于提高票價的底氣和信心。部分影院甚至僅僅依靠前7天的春節檔票房,就走出了過去一整年的虧損困局。
北京星博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建新:春節假期的票房,最起碼能達到2020年9月、11月兩個月的票房總和,很大緩解了影院的資金緊張情況,對后續正常資金周轉很有幫助。2020年沒有盈利,今年通過春節實現了盈利,而且能夠彌補房租投入的虧空。
業內人士表示,春節票價漲跌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影院會根據電影票售賣速度及周邊競爭影院的價格調整票價。而今年春節,觀眾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觀影需求在春節檔集中釋放,催熱了票房,推動了平均票價,也給2020年遭受重創的電影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目前,中國電影行業票房分賬的各個參與方中,制片方和發行方一般占到剩余可分賬票房的40%至42%,電影院及院線的分賬比例最高,一般可達到57%。春節檔票房也讓整個電影產業鏈受益,將加速推動更多有票房號召力的高質量影片入市。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饒曙光:今年的清明檔、五一檔、國慶檔都沒有問題,還有很多的存量影片。如果暑期檔有更好市場表現的話,中國電影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就會越走越好。
03
電影大制作背后 中國特效工業在崛起
盡管今年春節檔票價較高,但不少熱映電影憑借高水平的特效制作,讓很多人覺得這樣的視覺盛宴值回票價。炫麗的大熒幕背后,是正在崛起的中國特效工業。
在負責春節檔影片《侍神令》的后期機房里,視效總監向記者還原了“鱗石塔融化”這一特效場景的制作過程。為了生動展示細節過程,團隊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而這種特效制作,已經達到了全球最高的水平。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過去只在美國好萊塢才會有的大制作電影,現在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中國。在這其中,特效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比如,春節檔電影《刺殺小說家》中的“赤發鬼”角色,細節極為講究,包括有40萬根頭發,全身90萬個毛孔,耗時兩年半才完成。
延伸閱讀
你好,李煥英》的票房已經突破42億
據貓眼專業版最新數據顯示,《你好,李煥英》的票房已經突破4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