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烈士父親稱本想今年給他辦婚事,母親:想告訴兒子女友別等了

2021-02-21 06:30:32

來源:互聯網

“去年6月21上午,我跟他爸去石婆固鎮買東西時,接到鄉里打電話,說小孩出事了,讓過去一趟。我一直認為,他跟人起沖突,受傷了。”2月19日下午,在延津縣石婆固鎮東龍王廟村肖思遠家,肖思遠母親劉姨坐在凳子上,回憶著往事。

來不及說再見,已陰陽兩隔

2020年6月22日一早,劉姨跟肖思遠的爸爸肖叔急匆匆坐飛機,趕去新疆。臨走前,劉姨買了肖思遠愛吃的喜之郎果凍,還帶了一礦泉水瓶家鄉的土,養人。

下飛機后,部隊派人來接他們,乘坐幾個小時汽車,終于走到一個中轉站。

“我一進門,四個孩子一排在那躺著,我腦子一下子懵了。”劉姨說,一直以為受傷了,沒想到是犧牲,從沒想過這個可能,接受不了。

劉姨和肖叔在中轉站陪了兒子一晚,將家鄉帶來的土灑在思遠身邊。

臨走前,新疆的天氣下起大雪,這恰如劉姨的心情:哀傷、茫然、空蕩蕩、凄涼。

出事兒8個月多,每天都在思念

劉姨今年47歲,和肖叔在家種了一二十畝地,以務農為生。兩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肖思遠,小兒子16歲,還正在讀書,都是善良樸實的農村人。

今天一大早,接到思遠被授予一等功的信息,劉姨眼淚抹了一遍又一遍,記者見到她時,她兩頰已風吹成高原紅色。

“得到了認可,對思遠來說,是個安慰吧。”從思遠出事到現在已8個月多,劉姨沒睡過一個好覺,每天都在想念兒子,有時候電話響了,總感覺是兒子打來的。

“他有他的職責,媽媽只是個母親”

肖思遠出生1996年,2016年,他從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畢業,應征入伍。原本兩年義務兵后,就可以轉業,但因為喜愛,他一直沒轉業。

2020年5月7日,因為執行任務,肖思遠跟家里報備后,手機就被收走了,5月14日,還用座機打了個電話,給爸爸打電話報平安。

沒想到這一別,便是永遠。

“我聽說他沖出來了,又回去救人犧牲了。”劉姨捂著眼睛哽咽道:“他是軍人,他有他的職責,保家衛國,那個時候,不能往后退,這些我都明白,但我就是特別特別想他,我只是一個母親。”

“好姑娘,別等了,好好過以后的生活”

在肖思遠的錢包里,珍藏著一個女孩的照片,是他的女友。

在思遠家的相冊里,也有一張兩人的合照,兩人前后相站,笑得十分燦爛。

從新疆臨回時,有人讓劉姨將女孩和思遠的合照放棺木里,了卻思遠一個念想,劉姨沒同意,因為“怕對女孩不好,耽誤了人家”。

“兩人是大學同學,家里人只知道女孩小名,女孩大名、聯系方式都沒有,應該不知道思遠已經走了。”劉姨說:“一直想跟她說一聲‘好姑娘,別等了,好好過以后的生活’。”

肖思遠走了,帶著母親的思念,女孩的等待,對祖國的熱愛。

延伸閱讀中印邊境沖突中犧牲烈士肖思遠父親:本想今年給兒子辦婚事

初春,陽光灑滿小院。延津縣石婆固鎮東龍王廟村,劉利霞走出堂屋,揉揉眼,對陽光還有些不適應。

穿過院子,她輕輕推開東廂房的門。這是兒子肖思遠的房間,里面整整齊齊擺著衣服、箱子、鞋子等兒子生前的遺物,她拿起又放下,在床頭,她坐下又立起,思緒時時回到過去。、那是祖國西部邊陲,喀喇昆侖高原,常年覆蓋冰雪,兒子每天都從這里給家里打電話。父母不善言談,兒子性格活潑,他總是逗父母開心。

“媽媽,今天做的啥,多吃點兒,多休息。”

“爸爸,干活累不累,咱要不少種一點地。”

說的是日常,傳遞的是親情。肖思遠18歲前,從來沒有走這么遠。他在家中排行老大,從小就備受老人和父母關愛。當兵前,在家中澆水、打藥,農活樣樣拿得起,放得下。2016年9月去當兵后,回家的次數少,電話就成了最常用的溝通方式。

“他光哄我們開心,自己的苦和累一點都不說。”劉利霞說,兒子很懂事,在鄭州上大學時放暑假打工掙學費,能不伸手就不伸手,“回到家,十幾畝地的農活,從來沒有說過累。”

在父親肖勝松眼里,兒子肖思遠十分孝順老人。肖思遠的曾祖父在世生病時,他一連十幾天晚上照料服侍,曾祖父去世后,只要回家探親,就去給曾祖母刷鍋刷碗。

“本來今年準備給兒子辦婚事,誰知道……”,說著說著,肖勝松就紅了眼睛,“去年疫情,婚事沒有辦成,今后再也辦不成了。”

后來,家人在肖思遠的錢包里,第一次看到兒子女友的照片,至今,他們還不知道女孩的名字。

東廂房的外間,是新吊的頂,墻壁新刷了涂料,新買的電冰箱還沒有開箱。地上,擱置著許多慰問品,肖勝松說,兒子不在后,部隊和政府多次來家中看望,這對他是莫大的安慰。

母親對兒子的思念,綿長無期。劉利霞對記者說,前些天,她天天在夢里見到兒子,后來,她一直想在夢里見到兒子,但再也夢不到了。

她似乎對手機產生了幻聽,鈴聲響起,她總以為是兒子打來的。她又多么希望電話是兒子打來的:“如果知道他是平安的,即使年年不回來,我的心也是幸福的。”

劉利霞的床頭,放置著一張全家福。照片上,全家都繃著臉,唯有肖思遠笑著。劉利霞說,兒子最后一次離家回部隊時,和照片上一模一樣是笑著的,這個笑容,也將一直保存下去。

據報道,從2020年6月,有關外軍違反兩國協議協定,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在與外軍交涉和激烈斗爭中,戰士肖思遠突圍后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直至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日前,中央軍委給肖思遠追記一等功。

英雄哥哥的事跡,一直感染著弟弟。肖思遠的弟弟目前在鄭州上學,前年,思遠探親結束回部隊時,專程到鄭州看望弟弟。這個寒假,弟弟常常端詳著哥哥的照片,在內心暗下決定,等自己18歲了,也要去保家衛國。

“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這句肖思遠寫在日記里的話,時常撫慰著母親的心。

當劉利霞坐在院子里,開始和外人交流時,她傷感的情緒里,有一種驕傲在:“關鍵時刻,這是軍人職責,兒子的選擇是全家的驕傲。”

院子外,村里的孩童追逐著,嬉戲著。村外的田野里,到處春和景明。

關鍵詞: 烈士 父親 本想 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