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1 20:45:22
來源:互聯網
2月11日據媒體報道,廣東珠海。一萌娃給街頭乞討老人說“新年好”,老人為萌娃包了5元紅包。寶媽宋女士表示,當時讓孩子接了紅包,否則怕被誤解是嫌棄,但事后她又給老人回了一個20元的紅包。
視頻截圖
網友評論
網友:媽媽做的真的很好
延伸閱讀:
如何教孩子尊重他人
建議父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建議
1:不要和孩子討價還價
如果孩子不愿意服從指示,父母應堅持自己的立場,因為多數孩子一旦發現爭吵沒有作用,他們就會自我約束了。
建議2:要讓孩子清楚在家里誰說了算
有時,一句“照我說的去做”顯得簡單而又生硬,雖然這是父母想要表達的中心意思,不妨采用一些既能明確表達出父母的威嚴,又對孩子尊重和愛的話語,例如“如果我讓你不穿外套出門的話,我就沒有盡到做媽媽的職責。”
在生活中應不斷用明確的語言進行強化,父母在某些方面的權威是不容置疑的,在家里應是父母說了算。
建議3:讓孩子學會用尊重的語氣說話
有的父母認為,自我表達意識強是一種健康行為,便允許孩子用大哭大鬧的手段來發泄情緒。其實,多數孩子在頂撞了父母后會感到愧疚甚至害怕,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無理行為無動于衷,漸漸地孩子就不再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影響到了別人;同時要明確地向孩子表達“應尊重他人”的想法,要跟孩子說:“我不喜歡你用語言去傷害別人”或“應為你說過的傷人的話道歉”等。
建議4:給孩子示范尊重人的方式
父母應讓孩子懂得,表現出感激之情是顯示對他人尊重的一種方式。例如當著孩子的面,稱贊他的班主任老師主題班會組織得很好;還可以聯合其他父母一起為生病的老師制作問候卡,并讓孩子簽上名。這些小小的表示和認可,向孩子傳達的是:孩子心中的權威人物都在為了孩子努力工作,他們是值得尊重的。
建議5:讓孩子嘗到不尊重人的后果
一般情況下,當孩子出現不尊重人的舉動時應及時適當懲罰,或制止他正在進行中的游戲,或把已經放在購物車內的糖果退回貨架。如果當時的情況不允許,也應讓他稍后體會到不尊重人的后果,例如:“你今天說了不尊重人的話,今晚就不能看動畫片了。”父母在行使懲戒職能時一定要做到言出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