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2020年度體檢統計報告,中學生這項問題不容忽視

2021-12-30 12:03:11

來源:首都教育

近日,《北京市2020年度體檢統計報告》發布。其中,針對北京市高招中招體檢數據的分析結果引發社會關注。

身高方面

■ 2020年北京市高招體檢男生平均身高177cm,女生平均身高164cm,較2019年度男、女生身高平均值各增長1cm。

■ 2020年北京市中招體檢男生平均身高175cm,女生平均身高164cm,較2019年度男、女生身高平均值各增長2cm。

異常指標檢出率方面

■  2020年高招體檢異常指標檢出率排在前五位的為視力不良、身高不足、肥胖、超重、體重過輕。

■  2020年中招體檢異常指標檢出率前五位為視力不良、肥胖、超重、色覺異常、身高不足。

《報告》分析,北京市中學生的體重增幅明顯,尤其是男生,超重情況更為顯著。

2020年北京市高招體檢男生平均超重肥胖率44.46%,較2019年度增長9.68%;中招體檢男生平均超重肥胖率43.12%,較2019年度增加8.74%。

種種數據表明,青少年肥胖、超重問題愈發突出,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關注青少年的健康管理,尤其是體重管理,努力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1 什么是肥胖,什么是超重?

生活中,我們常常把“肥胖”和“超重”的概念混為一談,其實它們二者有所不同。

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是體質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

BMI考慮了體重和身高的綜合因素,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狀況。計算公式為:

BMI=體重÷身高²  

(體重單位:千克;身高單位:米)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將學生體重指數(BMI)分成四個等級:正常、低體重、超重、肥胖。“肥胖”人群的BMI要高于“超重”人群。

以下為中學生參考表格↓ 

以下為小學生參考表格↓ 

對照表中數據,你的孩子被劃入“超重”或“肥胖”范圍了嗎?

如果孩子已經有體重方面的困擾,不如從現在起執行一份“減肥作戰計劃”吧!

沒錯,就是現在!因為,冬天和減肥更搭哦~

2 冬天到底容易胖還是容易瘦?

小編先分享一個壞消息。

一到冬天,大人孩子的體重都仿佛開掛一樣蹭蹭往上漲,有人調侃冬天胖是因為衣服穿得厚。事實上,冬天長胖確實有科學依據。

脂肪合成代謝加快

氣溫降低,為了維持體內恒溫,人體會本能地儲存更多的脂肪來抵御寒冷。

此時,人體脂肪合成代謝速度比平時快2~4倍,而脂肪分解代謝速度低于平時的10%。脂肪合成多于代謝,脂肪囤積,進而導致肥胖。

食量增加

外在環境氣溫降低,體溫也會隨之改變,為了維持人體溫度,身體需要攝入更多熱能,再加上天冷促使胃酸分泌,我們更容易胃口大開。

吃飯速度變快

天氣變冷,我們就喜歡“趁熱吃”來驅趕寒意。吃飯速度是導致發胖不容忽視的因素。

食物越快被消化,飽腹感越微弱。為了達到同樣的飽腹感,我們會吃進更多的食物,攝入的熱量也就增多了。

運動減少

溫度降低,人的運動量變少,消耗的熱量自然也會變少。消耗變少的情況下,剩余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

穿衣多,忽略體型

冬天穿著厚重的衣物很容易讓我們忽視自己身上的贅肉,即使在不經意間長胖了幾斤也不容易察覺。

當然,除了以上“季節性因素”外,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上升的原因,可能還與長期課業負擔重、學習壓力大有關。

3 冬天是減肥的好時期

盡管冬天容易使人變胖,但一個好消息是:冬天其實是減肥的好時期。

基礎代謝率提高

在寒冷的環境中,身體必須更加努力地工作,將核心溫度提高到37℃左右的正常體溫。

冬天人體會消耗更多能量以對抗低氣溫,能量消耗大約比夏季提高3%~7%。另外,冬季人體基礎代謝率也會提高,可以減掉更多的脂肪。

4 棕色脂肪活躍

人類和哺乳動物中,體內脂肪可分為兩類,即白色和棕色脂肪組織。

如果一個人日常攝取熱量過多,多余的熱量主要儲存在白色脂肪中,從而導致肥胖。相比之下,棕色脂肪是一種能夠產生熱量并消耗熱量的脂肪組織。

人體中的棕色脂肪越多,減肥也就越容易。這種神奇的脂肪在寒冷的環境中,會被誘導出來。

所以,需要減肥的孩子,可要好好利用冬天“事半功倍”了!

每頓吃七分飽

首先,可以讓孩子堅持吃到七分飽,在保證營養的同時,利于控制體重、保持頭腦清醒。

通常來說,在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的條件下,這頓吃了七分飽,在下一餐之前不會有明顯的饑餓感。

避免高油、高糖飲食

盡量讓孩子減少吃外賣的次數,自家炒菜也要遵循“少油少糖”的原則。

建議家長們選擇橄欖油、茶油來烹調,每天控制在25~30克(搪瓷勺約兩勺半)。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不要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內。

在主食里加點粗糧

給孩子的主食中加點粗糧,如藜麥、燕麥、蕎麥、綠豆、玉米、薯類等,粗糧中富含高纖維、礦物質、B族維生素,有益健康。

多攝入果蔬豆類

每日應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25種以上。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豆類、全谷類及堅果的食用量。每天至少喝一杯奶。

每天堅持做運動

“管住嘴,邁開腿”。減肥,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做運動。

今年發布的《北京市加強中小學體育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二十條措施》明確指出:

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小學每周至少5節體育課,初中每周4-5節,高中每周3-5節,不得以任何形式擠占體育課。

學校每天要安排至少25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沒有體育課的當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鐘的課外鍛煉。

學校“三點半”課后服務要更多地用于學生自主開展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在校內外各參加1小時以上體育鍛煉。

12月新鮮出爐的《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也旨在幫助孩子們將體育鍛煉內化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甩掉“超重”“肥胖”等健康問題,提升體質健康狀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