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冬奧教育,這所學校都做了啥?

2021-12-02 18:37:09

來源:石景山教育

千龍網訊 近日,《北京2022奧林匹克教育與我——電廠路小學七彩冬奧之路》新書發布會舉行。此書由奧林匹克教育專家裴東光教授擔任顧問,北京市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校長薛東作為主編,全校教師參與編輯工作。本書通過“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主題,全面記錄了電廠路小學從2015年起開展奧林匹克教育至今近七年的歷程。

新書發布會 石景山教育供圖

紅之夢:冬奧教育理念“校本化”

北京市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的冬奧教育之所以能成為典范,重要的根脈就是該校將奧林匹克教育的三大核心價值與該校“五育并舉”的辦學理念有機結合,實現“校本化”,并以此為“魂”,建構了“233”冬奧教育實踐模式。

橙之夢:冰雪運動實施“旱地化”

冰雪運動進校園的突出貢獻不但體現在提升學校對冬奧項目的賞析教育,更為重要的是冰雪運動“旱地化”的創新之舉實現了冬奧項目的實踐體驗教育。電廠路小學的冬奧教育不但實現了學生全員參與冬奧會7個大項的“旱地化”的體驗,更實現了冰雪運動由“旱地化”體育課堂教學,到課后體育社團上冰練,再到冰上賽的系統銜接,探索出了冰雪運動作為獨特教育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模式,為國際奧林匹克教育貢獻了中國方案。

電廠路小學同學們積極參加冰雪運動實踐活動  石景山教育供圖

黃之夢:冬奧教育學科“融入化”

電廠路小學實現了基于冰雪運動(冬奧會項目)和奧運元素的跨學科跨課程全融入,同時促進了不同學科內容的融合,例如語文課上的冬奧情景劇,經英語老師翻譯,變成了英語課的主題內容,實現了學生雙語體驗。冬奧教育跨學科融入成為了該學校落實“五育并舉”的獨特資源。

綠之夢:冬奧教育主題“課程化”

電廠路小學冬奧教育主題是通過活動類課程實施,不但充分利用校園內的儀式化活動,而且還代領學生走出校園,到不同的場景下切身體驗相關主題。

青之夢:冬奧教育“館藏化”

電廠路小學利用一間小小的教室,打造了簡約,但彰顯冰雪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完美交融的冬奧教育博物館,既實現了將師生親自創作的作品長久保留,又實現了該校冬奧教育寶貴遺產的可持續發展。

電廠路小學冬奧博物館 石景山教育供圖

藍之夢:冬奧教育家校社“聯動化”

電廠路小學探索開發了豐富多彩的家校融合冬奧主題實踐活動,開創了基于冬奧主題的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機制,實現了“家校社”的三方聯動,全年提升學校整體教育質量。

紫之夢:冬奧教育“引領化”

“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冰雪運動特色校”都是中國奧林匹克教育的首創和特色。電廠路小學作為“雙命名”學校,實至名歸,目前已成為全國835所“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2062所“冰雪運動特色校”的典范小學,發揮了示范和引領作用,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七年冬奧教育的過程,就好像在講述一個個有關冬奧的故事,每一門課程、每一次活動,都好似故事中一個個精彩情節的融入。每一位學生、教師、家長都是故事的主人公,扮演著不同角色,都有自己的“冬奧小故事”。在一個個冬奧故事中,孩子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冬奧文化的魅力,體會著堅持、堅強、拼搏,懂得了合作、責任、尊重、規則。

冬奧教育傳遞的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核心價值觀是對孩子們終身受益的寶貴財富,也為電廠路小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探索出了一條適合學校的特色發展之路,實現了“小學校、大發展”。

關鍵詞: 學校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