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師生畫出“食”代變遷

2021-10-28 11:46:38

來源:互聯網

美味珍饈擺滿牧民的餐桌,現代化的乳品廠正在繁忙地運轉,夜幕之下的鄉村酒店燈火通明……近日,“藝術再長征——新時代主題創作課教學匯報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繼此前重走長征路,創作百幅《紅軍食譜》后,央美師生故地重游,以百幅《新時代食譜》描繪“食”代變遷,記錄小康歷程。

五年前,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弘揚長征精神,央美師生重走長征路,以《紅軍食譜》為創意,完成了百幅油畫作品?!都t軍食譜》以“食譜”命名,描繪的卻是“一百種不能吃的食物”:野菜、草根、樹皮、皮具……這些當年紅軍戰士的救命食物,是艱苦歲月的真實寫照。師生尋找、烹煮、品嘗這些“食物”,對長征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時隔五年,2021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由油畫系主任張路江教授等4位老師帶隊,15位學生組成隊伍,央美師生再次奔赴四川省若爾蓋縣求吉鄉、巴西鄉以及阿壩州茂縣,以手中的畫筆記錄新時代人民的生活風貌。

相比每幅作品描繪單一食材的《紅軍食譜》,《新時代食譜》最大的不同是選題更加擴展,圍繞“食”展開了四個維度的講述:“互聯物通”部分表現網絡時代帶給當地百姓生活的便捷,“現代化生產”部分體現了大規模現代化生產帶來的豐碩成果,“富足小康”部分以平凡視角展現了富足安詳的小康生活,“豐收”部分則聚焦農作物收獲為百姓帶來的喜悅。

“這次重走長征路,我們登上的最高海拔達到3700多米,而五年前只有3300多米。”帶隊教師張瀚介紹,參與此行的學生更加年輕,三分之二都是本科生。“半個月的行程里,大家要畫上百幅作品,時間很緊張。我們每天日出后就去創作,直到日落結束,晚上需要體驗當地民眾的擠牛奶、篝火晚會等活動,睡前還要分組討論、老師點評、準備第二天的創作工具等。盡管面臨著風吹日曬、吃飯不能按時按點等艱苦條件,但同學們滿目都是可以入畫的場景,創作熱情空前高漲。”

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不少作品描繪的牧民生活讓觀眾感到今非昔比:草原上不只可以騎馬,也有牧民騎摩托車的身影;身著民族服飾的牧民,嫻熟地使用智能手機;繁忙的大卡車與快遞車,為人們送去多種多樣的生活物資。“當地民眾的生活,相比五年前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比如我們2016年曾經去過一位農戶家里,當時他住的還是地面沒有經過硬化的土院子,這次我們再過去看,不僅地面鋪了水泥,用上了瓷磚,還建了一座小花園,里面種著各種各樣的蔬菜。”張瀚說,五年來,當地路更通暢了,食材種類更豐富了,不少藏族同胞的普通話也更加流利。

走進歷史現場和時代現場創作,這樣的美育課堂令不少學生感受頗深。“在日常創作中,我有時會有脫離現實生活的感受,進入到一種臆想的創作語境中。但這次活動讓我重新感受到了‘藝術來源于生活’的重要性,一切藝術都應該是誠實的、誠懇的,進而觸動靈魂深處。”學生單禹瀚說道。

此次展覽由一百幅《紅軍食譜》和一百幅《新時代食譜》構成,兩套作品在同一個展覽中呼應展出,既詮釋著老一輩革命家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日美好生活的歷史意義,也展示著新時代人民不斷奮斗、努力奔向新生活的精神圖譜。

關鍵詞: 央美 師生 畫出 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