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18:46:18
來源:互聯網
暑假即將結束,臨近開學,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迎來了就診小高峰。這幾天,科主任崔永華的診室每天都要接診近60位患兒,其中有不少都是因“開學綜合征”來看病的。
12歲的男生小晨在父母的陪同下,走進了崔永華的診室。從離開學還剩兩個禮拜開始,小晨就像進入“倒計時”,狀態一天比一天焦慮。“他在小學階段學習進度一直比較‘超前’,這個暑假沒有做什么課業上的預習和準備,很擔心進入新的學校跟不上同學們的進度。”小晨的媽媽告訴崔永華,對新環境的恐懼給孩子造成了許多心理上的不適,他不愿意出門,晚上開始怕黑,在家里上廁所也需要父母陪同,這幾天甚至徹夜難眠。假期要結束了,父母擔心小晨的狀態沒法如常上學,所以帶他來到精神科尋求專業的意見。
五年級的凡凡患有抽動癥,在規范的藥物治療下,病情一直控制得不錯。但近幾天,他頻繁眨眼、聳鼻子、清嗓子,小動作一天比一天多,媽媽焦急地帶著他來到崔永華的診室。崔永華詢問得知,凡凡的暑期作業還沒有寫完,學習計劃也沒有完成,“時間一天比一天少,他就一天比一天焦慮,導致病癥發作越來越頻繁。”
如何應對“開學綜合征”?
崔永華介紹,所謂的“開學綜合征”是指在開學前后,一些兒童、青少年表現出的一種明顯的不適應新學期學習生活的非器質性的病態表現,包括焦慮、緊張、恐懼等情緒反應,還可能伴有頭疼、胃疼、惡心、腹瀉等軀體癥狀。
“遭遇‘開學綜合征’,父母要先做到情緒穩定,這是孩子情緒穩定的前提。”崔永華表示,父母要以穩定的狀態幫助孩子規律作息,逐步恢復到上學時的節奏,慢慢適應開學后的生活狀態。另外,要督促孩子做好開學前的準備,完成假期作業,“準備充分,心里有底了,就不那么焦慮了。”另外,他還建議孩子在這個時間段適當增加與同齡人的交往,“讓他在交流中明白,開學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每個人都有。一旦他將其認同為‘正常’,各種癥狀很快會隨之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