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李奕:學生是檢驗衡量交流輪崗成效的最終標準

2021-08-26 12:31:27

來源:互聯網

8月25日,在北京市教育“雙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新學期北京將大面積大比例推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

根據各區特點推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

李奕表示,北京之所以能夠做到更實、更深層次、更大比例、更高水平的干部教師交流,得益于長期以來開展的學區制、集團化和教育聯盟以及城鄉一體化等一系列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改革。

目前的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主要發生在不同的教育供給單位之間,比如校際之間、集團之間、集團內部、學區之間、城鄉之間,“比如,在學區內的流動,這種情況下流動的教師不用承擔工作地點變動的壓力,上班的距離可能變化不大。”李奕表示。

李奕稱,要根據各個區域不同的特點推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特別是不同區域孩子、老百姓對教育的需求和干部教師隊伍建設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實現不同供給單位之間干部教師的流動。”

同時,李奕提出,體育老師、藝術類的老師,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段之間也可以流動。

此外,李奕還提出可以推動不同部門之間的教師流動,“比如少年宮、教研部門、學校之間等等,也可以在服務孩子成長方面有更多的人才和優質資源流動起來。”

干部教師的交流要以基本的教育周期為單位

孩子的成長有一定周期,但教師的交流輪崗時間卻有限制。如何保證教育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李奕表示,針對教師輪崗,在工作方案中提出,干部教師的交流要以最基本的教育周期為單位,“比如說至少是一學期一學年,甚至最好是一個成長周期。比如說三年一個學段,小學也分成低年齡學段和高年齡學段,1至3年級和4至6年級,在學段中保持教育供給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北京還將通過原有的名師工作室、區域的教研、學科基地等多種方式,確保教育教學的一致性和銜接性。

用學生的實際獲得檢驗交流輪崗成效

針對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成效檢驗,李奕表示,最終的檢驗并不僅僅是參與輪崗的校長教師的數量或者名頭,這些很關鍵,“但最終檢驗和衡量的標準是廣大孩子的實際獲得,是教育系統立德樹人的實際成效、五育并舉落實的成效,是家長的認可度,包括對學校的認可和對培養質量的認可和信任。”

在輪崗中,很多干部教師將流動到學科組、年級組,有的甚至會擔任學科組組長、年級組組長。屆時,輪崗干部教師將圍繞“雙減”文件中提到的作業優化、家校聯系優化、考試評價改革、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等開展工作,“這些老師不僅流動起來了,而且是帶著任務、帶著績效考核的目標。”

“希望家長和社會能夠與我們協同配合,在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整體構建中做好家庭教育、家校協同,共同服務好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李奕說道。

關鍵詞: 北京市 教委 李奕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