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2 11:01:17
來源:互聯網
少年強則中國強,在通往體育強國的路上,青少年貢獻著源源不斷的力量,而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更是早已成為全民關注焦點。
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負責完成的《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測試指標與方法》,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6月20日將截止。
這一國內首份制定的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測試指標文件一經公開,使得社會對青少年身體姿態健康的關注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青少年身體姿態亟需重視
古語有云:“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短短九字,道出古人對體態美的基本要求。身體姿態不僅是外在美的一種體現,還與身體健康緊密相連,而少年兒童時期更是身體姿態塑造的關鍵時期。
但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已經連續20多年出現下滑,其中,有33%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隱患。
細化至身體姿態這一領域,數據尤為不樂觀。早在2007年北京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機構對青少年兒童的形體進行測量,結果發現八成的青少年兒童存在不良姿態問題。
而根據《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測試指標與方法》行業標準編制說明中披露的數據,在對北京市某地區631名學生進行的抽樣測試中,學生中頸部前伸發生率為95.9%,高低肩發生率為35.0%,長短腿發生率為26.0%。
以脊柱健康為例,據統計,目前中國脊柱側彎病人超過300萬人,并以每年30萬的速度遞增,其中超過半數為青少年。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癥、近視之后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隱患。
長期追蹤青少年身體姿態健康的體育總局科研所國民體質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強向記者坦言,目前國內有八成青少年存在1-2種身體姿態問題,“我們發現,這個問題相對來講比較嚴重。”
“凡是在青少年時期出現脊柱相關問題的孩子,他們除了會在整個青少年時期反復罹患類似疾病,另外在成年后會比沒有出現過脊柱相關問題的孩子,發生脊柱疾病的概率可能有4-6倍的增長。”他舉例說。
既然如此,青少年身體姿態為何沒有形成類似于近視、肥胖等常見問題的關注度?
究其原因,馮強分析,公眾對身體姿態概念缺乏認知和重視、缺乏統一的身體姿態測評指標、缺乏穩定可靠且適用于規模人群測試的方法和人才,成為造成現狀的重要因素。
十余項典型指標缺一不可
近年來,駝背、圓肩、高低肩、脊柱異常等身體姿態問題在青少年群體中較為多發,長期不良的體姿會給青少年帶來諸多骨骼肌肉方面的疼痛與疾病,且嚴重威脅到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甚至成年后的健康狀態。
過去,對兒童體質健康狀況的評價普遍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身體姿態的測試指標與方法并未被涵蓋其中,異常身體姿態也未列入全國體質調查研究和學校體育的干預之內。
此次制定的《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測試指標與方法》篩選出頸部前伸、高低肩、骨盆傾斜、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膝關節Q角、雙側腿對稱、足弓塌陷、人體重心偏移、脊柱側彎等指標作為反映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的典型指標。
為何會篩選出這十余種典型指標?身為《指標與方法》的主要起草人,馮強解釋道:“我們經過文獻研究、專家調研以及實際測試后篩選出這些指標,基本涵蓋了兒童青少年常見的身體姿態異常問題。”
“篩選指標的原則就是對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第二是可測量的,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主要目的是在未來更好的應用,我們希望在應用環節更好地實現引領帶動的作用。”他說道。
這其中,既有頸部前伸、高低肩和脊柱側彎前屈如此公眾耳熟能詳,且外觀辨識度較高的項目,同樣也包括胸椎后凸角、膝關節Q角等偏冷門的專業術語。既然經過層層篩選,每一項指標不僅具備不可替代性,同時也并不區分輕重緩急。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全方位的關注。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孩子某一個部位出現問題,會帶動影響整個全身骨骼肌肉系統,所以這些指標已經不分重要程度了。”馮強進一步解釋道。
消除專業隔閡 推進普及推廣
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對于其健康水平有重要影響,而制定身體姿態測試指標與測試方法是解決青少年身體姿態相關問題的重要前提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