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11:01:41
來源:互聯網
6月7日,備受關注的北京語文作文題目也隨即出爐。今年,大作文題目依舊延續二選一,其中一個選擇是:每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時代,每個人在特定時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個時代,有人慨嘆生不逢時,有人只愿安分隨時,有人深感生逢其時、時不我待……請以“論生逢其時”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對教育而言,高考作文題是一根極其靈敏有力的指揮棒,具有不容忽視的育人功能和導向作用。公眾普遍認為: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題聚焦“生逢其時”,立意深刻、現實性強,彰顯了“方向是核心,平穩是關鍵”的原則,不僅啟示廣大考生牢記青春使命,勇擔時代重任,也給他們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值得點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人有青年人的擔當。102年前,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翻開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偉大愛國運動的歷史新篇章。時年30歲的李大釗是這次運動的領導人之一。“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這是李大釗的奮斗與擔當。
五四運動以后,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斗轉星移,滄海桑田,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面消除絕對貧困,人民生活日新月異。生逢其時的當代青年人該如何對待工作和生活?怎樣實現人生價值?態度決定高度,選擇決定命運。
“沒有哪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絕不是敲鑼打鼓、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美好生活,要靠勤勞雙手創造;精彩人生,要用不懈奮斗書寫。廣大青年應當勇擔時代重任,自覺把個人成長發展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去,以行動詮釋擔當,用汗水澆灌收獲,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奮發有為中綻放青春之花。
雨果曾經說:“誰虛度了年華,青春就將褪色。”現實中,少數人遭遇挫折后,意志消沉,慨嘆生不逢時;有的處于順境時,斗志松懈,倦怠于作為;也有的人滿足于茍且、得過且過……這樣的人生注定是遺憾的,廣大青年對此應當堅決說“不”。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迎接建黨100周年的日子里,北京以“論生逢其時”為題目寫議論文,與時政熱點緊密關聯,對于激勵廣大考生撫今追昔、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更加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引領作用。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無論這次高考的結果如何,每一名考生都要牢記“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的期望和囑托,自覺肩負起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頑強奮斗不松懈、咬定目標不放松,只爭朝夕、拼搏進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這,也正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聚焦“生逢其時”,給我們帶來的最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