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0 12:01:11
來源:互聯網
中小學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這五個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關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大事。群眾有所盼,教育有所應。目前,教育部已針對這五個管理均出臺了相關文件,制定了具體措施,進一步為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為了更好地推進五個管理工作扎實開展,本報今天起推出“師生家長關切的教育‘小事’特別報道”,敬請關注。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這句流傳在老百姓口中的段子折射出學校和家庭在作業管理中的矛盾。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要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同時要求教師認真批改反饋作業,不給家長布置作業。
事實上,如何厘清學校和家庭在作業管理中的責任,提升作業管理質量,是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面對的一道難題。
明確作業性質 界定各方職責
聽寫批改、制作小手工、下載打印學習資料……曾經,五花八門的家長作業讓不少家長頭疼。
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善竑看來,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一方面是由于教師沒有合理把握作業的難度或者作業量太大,超出學生能力范圍;另一方面是一些教師沒有把握好學校和家庭責任的邊界,讓家長承擔了一部分本應該屬于學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