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體育課關乎學生成才

2021-04-26 12:16:27

來源:互聯網

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抓好中小學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這五個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關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大事。

4月25日,教育部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群眾有所盼,教育有所應。至此,教育部針對這五個管理全部作出了規定,進一步為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中小學校要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要求,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

■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大力推廣家庭體育鍛煉活動

■中小學校要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讓每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

讓孩子們健康成長關系祖國和民族未來,也是每個家庭最大的愿望和期盼。4月25日,教育部召開通氣會,介紹《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在學校體育工作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背景下,《通知》做出哪些部署?如何全面推進“以體育人”?記者進行了采訪。

增和減,讓學生體質健康強起來

肥胖、近視、超重……當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運動是有效增強孩子體質,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主動追求健康的重要手段。”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一民表示,加強體質健康管理是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通行做法,《通知》的出臺恰逢其時。

什么樣的運動才能讓學生體質健康強起來?

“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有條件的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通知》以科學、規范、有效、可操作為原則,將學生體質健康具象為教育教學中的實事。

在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看來,《通知》量化指標背后更體現了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一“增”和一“減”。

“《通知》特別明確地提出體育課課時、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大課間時間等,就是要增加過去沒有布置或布置較少的內容,而不必要的文化課課業負擔要減下來。”王登峰說。

“增”也有學問。《通知》要求,大力推廣家庭體育鍛煉活動,有鍛煉內容、鍛煉強度和時長等方面的要求。

“從研究結果來看,要讓體育鍛煉對學生體質健康產生作用,有三個因素必須考慮。”張一民解讀,第一是鍛煉方式的選擇。各地各校根據自身條件有各自考慮,有“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等。第二是鍛煉強度。《通知》明確,在學校里提倡以中等強度為主,家庭布置作業稍微低一點,保障安全。第三是鍛煉時間。最新研究表明,要對青少年健康產生益處,每次鍛煉實際時間不能少于10分鐘,每天累計鍛煉時間要達到一個小時。

建和管,對體育課提出全面系統要求

體育課怎么上?

關鍵詞: 一堂 體育課 關乎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