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09:19:09
來源:互聯網
不良校園貸嚴重擾亂校園環境和市場環境,嚴重危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銀保監會、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昨天,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郭鵬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疏堵結合、加強救助、強化管理,切實落實好《通知》要求,維護好學生權益和校園穩定。
教育部將重點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加強大學生正確消費觀培養。督促指導各高校結合新生入學教育、日常思政教育、安全知識競賽、金融知識進校園等工作,大力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和“財商”教育,全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其次,完善和落實大學生資助政策,提高學生資助工作管理水平,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住宿費和基本生活費等保障性需求。高校要完善特殊困難救助機制,設立專項資助資金,同時主動配合公安部門、金融監管部門,定期開展不良“校園貸”摸排工作,暢通正規信貸渠道,主動對接銀行機構,配合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有針對性地開發完善手續便捷、利率合理、風險可控的高校助學、培訓、必要消費等金融產品。
郭鵬強調,一些互聯網貸款平臺通過虛假宣傳,誘導大學生超前消費,從而牟取暴利。學生們要擦亮雙眼,理性思考,正確判斷,如果確實需要貸款,要先跟家長溝通,向學校匯報,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同時個人也要勤儉節約,不攀比,不盲從,不炫耀,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
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長張文斌說,在防范“校園貸”風險過程中,高校輔導員要充分發揮積極作用。輔導員要加強對大學生金融知識教育引導,建立對學生日常行為的監測機制,通過同宿舍的同學和班級學生骨干掌握情況,如果學生有消費異常行為,要做到早發現、早預防。對于已經深陷“校園貸”的學生,輔導員要及時介入,幫助解決問題,向保衛部門、公安部門報案,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