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10:46:44
來源:互聯網
在 2021年“守護安全暢通消費”為主題的消費維權年中,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和未成年人網游充值、打賞退款難等問題,仍然將是消費者難以回避的兩個領域。事實上,不管是正處于風口之下的在線培訓行業,還是網絡游戲行業,未成年人都是重要的“消費者”,而如何保護好這些未成年“消費者”的權益格外重要。巧合的是,在中消協發布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在線培訓服務和未成年人網絡游戲相關話題也相繼入選,分列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的第六位和第七位。
守護權益
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
虛假宣傳問題嚴重、刻意隱瞞辦學資質和報名條件、培訓質量參差不齊、經營者跑路……在過去的一年中,疫情期間獲得井噴式發展的在線教育消費維權問題頻現。根據中消協“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披露的數據顯示,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問題以91.0分的社會影響力排名第六位。
過去的一年中,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嗨學網虛假承諾,讓消費者陷入交錢容易退錢難的困境;在線英語學習機構“阿卡索外教網”被曝外教教學質量差,遲到、玩手機等現象屢見不鮮,且教學資質認證存疑;而中消協發布的《校外教育培訓投訴情況專題報告》也指出,韋博英語、巨石達陣、優勝教育等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陸續出現因經營不善而停業關門的情況,涉及消費者眾多,財產損失巨大,消費者維權困難。
中消協認為,在線教師資質造假、機構無證辦學、誘導消費、虛假宣傳、霸王條款、解除合同退費難等行業亂象叢生,消費者維權愈加困難。針對這些行業亂象,一方面需要在線教育平臺盡快從資本競爭中回歸到教育本位,強化行業自律,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行政監管,聯合消協等相關社會組織制定在線教育服務標準,夯實維權制度保障,規范在線教育市場發展。
守護民生
未成年人網游充值、打賞退款難
在中消協發布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未成年人網游充值、打賞退款難,以89.4的社會影響力指數,成為年度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排名第七的領域,也成為保護未成年消費者最突出的領域之一。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之下,居家防疫等現實情況,讓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等在線娛樂方式成為不少未成年人的首選。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瞞著家長給網絡主播打賞、給網絡游戲平臺充值等相關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所涉錢款金額巨大,家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失去錢財卻求助無門。比如“南京小學生玩‘吃雞游戲’ 14分鐘花掉4萬元”、“和平精英”“王者榮耀”“開心消消樂”等手機游戲APP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漏洞百出等問題,就受到不少家長的關注。
針對這一類問題隱患,去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這不僅需要有關部門及企業健全退款機制,提升退費糾紛處置效率,還需要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主動作為,肩負起引導和管教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