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壓歲錢父母不能隨便花

2021-02-24 09:01:44

來源:互聯網

拜年收壓歲錢,是我國春節的一大習俗。可不少孩子紅包還沒焐熱,就被家長收走了:“寶貝,壓歲錢我先替你保管,等長大了再給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關于壓歲錢的歸屬和使用,糾紛案件越來越多。

其實,民法典已經對壓歲錢的性質、歸屬、由誰管及怎么用做出了詳細的規定。海淀法院法官指出:壓歲錢是孩子的,由誰保管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壓歲錢究竟算什么?

是長輩對于晚輩的贈與

法官認為,壓歲錢是長輩對于晚輩的贈與,應當按照贈與的法律關系處理。民法典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意味著,長輩給了孩子壓歲錢,不能隨隨便便要回去。

案例

享有撫養權的母親起訴孩子父親要求支付撫養費,父親卻稱:自己每年過年都會給孩子壓歲錢,壓歲錢就是撫養費了。法院并未支持這一抗辯意見,因為撫養費的性質是孩子生活、教育、醫療等固定支出,是撫養人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而壓歲錢的性質是贈與,應與撫養費相區分。

壓歲錢該由誰來保管?

八周歲以上孩子可以自己保管

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法官解釋:“簡單說,就是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收壓歲錢,而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需要父母同意才可以收壓歲錢。”

民法典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法官解釋,對于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壓歲錢由父母保管;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壓歲錢由誰保管,應當尊重孩子的意愿。

成年后要不回壓歲錢咋辦?

可以保留好證據起訴父母

“父母保管孩子的壓歲錢,待孩子成年后或者孩子需要用錢時,父母必須返還。”對此,法官舉了兩個真實的司法案例。不過在司法實踐中,要求父母返還壓歲錢,需要舉證證明壓歲錢由父母保管的事實。

案例一

15歲的小王自父母離婚后,一直跟隨父親和繼母生活。小王有3.5萬元壓歲錢由繼母保管,存在繼母的銀行卡里,每次支取都會取得小王同意,并寫下說明。后來父親離世,小王又開始跟著母親一起生活。由于小王上學需要花錢,小王便以不當得利起訴繼母,要求其返還壓歲錢。繼母拒絕返還。

法院審理后認為,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本案中,繼母曾書寫說明一份認可自己卡內存有小王的壓歲錢3.5萬元。所以,小王要求繼母返還壓歲錢,法院予以支持。

案例二

小劉父母離婚后,小劉母親代理小劉,一紙訴狀把父親告上法庭,要求小劉父親返還小劉壓歲錢9700元。小劉父親予以否認。

法院審理后認為,小劉主張有9700元壓歲錢在父親手中,但除母親自己在手機上所寫的記錄外,無其他證據予以證明。而小劉主張將該筆壓歲錢存入了父親賬戶,母親通過支付寶錢包付款的形式向父親轉賬過9700元,但無法證明此筆轉賬是小劉的壓歲錢。

最終,小劉因證據不足敗訴。

法官建議

最好開設專用賬戶專款專用

孩子在將壓歲錢交給父母時,最好留個字據;父母收取孩子壓歲錢時,也給孩子打個“欠條”,也是對孩子的尊重。而最好的做法,是為壓歲錢開一個專用賬戶,這樣存取有記錄,也不會跟其他家庭財產混同,避免產生糾紛。

法院審理過一起案件:孩子主張自己存在父母處的壓歲錢被父母用來買房,因此,房產中應當有自己的一份。但審理中因證據不足,法院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壓歲錢可以怎么用?

孩子闖禍,優先用于賠償

小孩子常常在生活中不經意間造成他人財產和人身損害,就會產生賠償問題。民法典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法官介紹,在司法實踐中,小孩子極易成為這樣的第三人。

民法典規定,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因此,小孩子不小心把別人打傷了,或者造成其他損失,需要賠償他人時,要在自己壓歲錢里優先支付。

父母離婚時能分割壓歲錢嗎?

不是夫妻共同財產,不能分割

“離婚案中,有70%左右的父母要求分割孩子的壓歲錢。”法官介紹了一起案件。

小張和小王婚后育有一子,由于家境殷實,孩子的壓歲錢積攢下來有十幾萬元。后兩人因感情不和,起訴要求離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和孩子的壓歲錢。法院經審理后,判決小張和小王離婚,孩子由母親小王撫養。由于壓歲錢是孩子的個人財產,并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因此不予處理。依據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法官一般支持壓歲錢由撫養孩子的一方予以保管。

寫下“全不返還”還能要回壓歲錢嗎?

孩子可行使撤銷權

在微博上,一位媽媽曬出一份有關壓歲錢的“欠條”,上書“待18周歲以后,壓歲錢全不返還”。如果現實中,家長真的依據這份“欠條”拒不返還,孩子該如何救濟?

法官介紹,民法典規定,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基于重大誤解而行使的撤銷權的訴訟時效是一年。

由于孩子還小,也許不理解“全不”和“全部”的區別,待理解之后,應當盡快跟父母簽訂新的字據,否則撤銷權消滅。

關鍵詞: 孩子 壓歲錢 父母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