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0 09:40:14
來源:虎嗅APP
題圖 | 虎嗅
作者 | 周超臣
1
2020年1月6日晚上,2019鄉村教師頒獎典禮在三亞香格里拉酒店的草坪上舉行,馬云一如既往地帶著他的明星朋友和企業家朋友來為100位鄉村教師頒獎,這些人自掏腰包、沒有出場費,卻蜂擁而至,連剛剛退休的柳傳志也來了。
馬云公益基金會成立已經5年了,而今年也是第五屆馬云鄉村教師頒獎——5在我國是個獨特的數字,逢5的倍數都有紀念意義,諸如5周年、10周年……70周年,選舉也是五年一屆——兩個5湊巧在一起,所以今年的鄉村教師頒獎典禮被馬云升格成了“馬云鄉村教育發展年會”,也首次把鄉村校長頒授儀式統一了進來。今年的參加人數也幾乎翻倍,從去年的800人增加到今年的1500~1600人。
這也意味著,馬云的鄉村教育事業走進了新時代、踏上了新征程,走向下一個五年、十年、二十年。
鄉村教師頒獎前,明星領隊帶著這些獲獎鄉村教師和鄉村校長走了紅毯,這是每年的必備項目。這邊企業家給戴上花環,那邊馬云攜李連杰、孫儷、呂思清、高曉松、宋小寶、胡彥斌、聲入人心男團等人恭候老師們過來合影。
馬云等人恭候老師們過來合影,圖片:虎嗅
每年都來跑腿打雜的高曉松推著一位殘疾人老師走在隊伍的前面,馬云把她攙扶起來,等合影完了,高曉松四處找被推走的輪椅;一位女老師激動地抱住了馬云;今年有不少老師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禮物,有哈達、民族服裝和各種手工藝品,有些被工作人員瞬間拿走,有些則被馬云當場穿戴在身上……
獲獎鄉村教師們,圖片:虎嗅
在楊坤嘶啞的歌聲中,鄉村教師和校長們20人一撥兒從舞臺后方走出,舞動著雙手走向各自的席位,臉上洋溢著純凈的喜悅。他們迎著鏡頭毫不怯場,一位少數民族老師還即興跳了一段舞蹈。我想攙扶一位腿腳有點兒不便的老師,她堅持自己走。
正是這群可敬可愛的鄉村老師們的堅持和堅守,托起了無數鄉村孩子的未來和希望。
馬云等人給鄉村教師頒獎,圖片:虎嗅
大屏幕上播放著一些老師的個人事跡,其中一位叫劉媛的90后鄉村教師把很多人感動哭了。她跑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地莫鄉一個山區農村小學支教了6年。在拍的VCR里,這些孩子們成群結隊來上課,中午孩子們吃著用塑料袋裝著從家里帶來的大白米飯、方便面,有的孩子直接用樹枝當筷子……
“他們對發放的牛奶、餅干、火腿腸還是比較珍貴的,他們可能舍不得喝牛奶,就把牛奶裝到塑料瓶里,放學回家的時候帶給家里的妹妹喝。”劉媛說,“作為一個老師,最重要的一個出發點應該是對學生有愛吧。”
被問到這些孩子能不能感受到她對他們的愛時,劉媛說完“應該能吧”后,眼淚吧噠吧噠掉了下來,“至少我是是穩定的,我是不會走的。他們不用懷著忐忑的心,看看自己的老師下學期來不來,還有沒有老師教他。我覺得這一點代表著他對上學的憧憬吧,一個小希望吧。”
這段視頻把在場的人都感動了,很多人的眼睛濕潤了、流淚了。在頒獎晚會現場,劉媛說,她在地莫不僅收獲了孩子的愛,也收獲了愛情。她男友是在同一個學校支教的哈爾濱小伙兒,被節目組偷偷請來了現場,給了她一個驚喜,更大的驚喜是她男友在臺上跟她求婚了。
但據說次日,劉媛就接到了當地縣教育局的電話,大概意思是責怪她把孩子們真實學習、生活的一天拍成了視頻并放了出來。如果一個老師連尊重起碼的事實都不被允許,她/他還怎么教育孩子呢?
在現場,有一張考試卷,上面的題目是獲獎鄉村教師所在學校的孩子們提出的一些問題,素來被調侃是外星人的馬云回答了一位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興隆中學九年級1班馬學琴同學提出的一個問題——未來1000年里,外星人能不能和地球上的人通婚?馬云回答說:“我認為肯定不會。因為地球人是人,外星人是生物。”
2
往年我都會把馬云的演講全文發出來,今年改變一下,直接放視頻,該視頻為馬云在今年《重回課堂》上的演講,拍攝:虎嗅
2019年10月21日下午,馬云參加完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后,突然跑去了浙江淳安縣梓桐鎮中心小學,這是目前九所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之一。
這個寄宿學校是由湖畔大學三期學員們在2018年建立的湖畔善契公益基金會負責的,陳丹霞擔任理事長。
兩年前的鄉村教育午餐會上,馬云提出要建寄宿制學校和撤點并校,陳丹霞當時決定就參與這事,午餐會結束后她的湖畔三期同學們也都想加入進來,于是就專門為此成立個公益基金會,并認領了梓桐鎮中心小學。
這兩年他們在全國進行調研,尋找合作伙伴,確定試點學校,開始改造工程,并對老師進行培訓。“我們和各界的專業人士通力合作,探索寄宿制學校建設和管理的新標準,希望打造出一些可以復制的成功案例,最后在全國各地進行推廣。”湖畔三期學員胡海泉說。
但他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想當然的想法在現實面前都行不通,很小的細節都要考慮進去,甚至要不停地推翻重來。
胡海泉說:“做一件事情,哪怕這件事情很小,但做起來沒有那么簡單。改造一個學校事無巨細,不是說我們給錢就可以的,2018年成立基金會后,我也深度參與其中,包括孩子睡覺的床墊的軟硬、吃飯餐桌的高低、宿舍壁紙上的顏色、孩子戶外洗手池沿的高度等等。”
“這兩年也驗證了寄宿制學校的可實施性。”陳丹霞在今年的午餐會上說,“只有并校制度才能解決鄉村教育遇到的一些社會問題,而并校項目需要先驗證寄宿制學校的可行性。”
她認為,給錢是最容易的,最難的是花時間和精力投入進去。他們做得比較好的地方在于,沒有花很多錢,但滿足了孩子們日常學習、生活的基本需求。
去年和今年,陳丹霞和她的湖畔三期同學們都會在午餐會上分享這個寄宿制學校的進展,她戲稱:“我們三期學員都快成了鄉村教育午餐會的釘子戶。”
“寄宿制學校不是今天的事情,而是未來的事情。寄宿制學校怎么建已經有了些模版,感謝湖畔同學,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新一代企業家的精神。”馬云說,“我是要結果的,我是要效率的,我是希望錢花得少一點、事情做得多一點。”
去年的這個時候,馬云說,2019年最多再增加5所寄宿制學校試點,不能再多了,質量比數量更重要。今年他說:“我們千萬不能把寄宿制學校變成貴族學校。寄宿制學校是讓學生們享受學習的樂趣、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不是享受奢華生活。”
他還表示,寄宿制學校也必須是結果導向、效率導向、公益導向,滿足孩子們和學校的基本需求。他也承認,在過去兩年的寄宿制學校探索中,走了不少彎路。
根據于秀紅在馬云公益基金會第三屆二次理事會上的匯報,寄宿制學校目前增加到了9所。她說:“寄宿制學校挺難的,前年5個寄宿制學校里,三個校長被教育局調走了。”
于秀紅透露,接下來會改變策略,從一個學校試點改成到一個縣去試點,去跟縣里或縣教育局達成一個共識,比如在一些偏遠地區的偏遠縣,在同一個縣建幾所寄宿制學校。
3
馬云在今年鄉村校長領導力論壇上的演講,視頻拍攝:虎嗅
去年馬云在《重回課堂》上說,中國的鄉村教育嚴重營養不良。
在1月6日的鄉村校長領導力論壇上,他又說:“這幾年,我越來越感受到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必須進行教育改革。我們將面臨的挑戰,不僅是國家的挑戰、人類的挑戰,也是每個人、每一個家庭的挑戰。”
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是教育體制的競爭力、孩子的競爭力。2019年中國有1200萬新生兒,對這些新生兒的教育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將決定這個國家的未來。
“今天的教育問題,本質上是校長的問題。”這些年來,馬云不停地灌輸一種觀點——在偏遠鄉村,校長就是當地的“教育部長”。
一位優秀的校長,不只影響一所學校,而是影響一個地方的教育水平,甚至影響一個地方的經濟、人才和文化水平。“中國有20萬鄉村校長,如果把20萬鄉村校長培訓好,就可能解決6000萬孩子的未來。”馬云說。
“102年前,魯迅先生喊出‘救救孩子’。今天,我們想呼吁一下,‘幫幫校長’。”馬云呼吁建一所專門培訓鄉村校長的校長學校,“我們要找出校長專業的培訓課程,Train The Trainer,幫助校長學會運營好學校。我們希望能夠和師范大學一起合作,成立中國的校長學校。校長和企業家在管理能力、領導力上面都是相通的,希望更多企業和我們合作,大家共同來辦好一所能夠支持20萬鄉村校長成長的學校。”
馬云在重回課堂上演講,圖片:虎嗅
2019年開春,準確的說是2月14日情人節那天,馬云走到馬云公益基金會的辦公樓跟基金會的員工們交流,他對執行秘書長于秀紅說,過了9月10號就有大量的時間來盯著你們了,一定要把鄉村教育這塊兒做好,同時要提高效率。
剛剛過去的2019年,馬云公益基金會啟動了一些新項目——
6月26日成立拉薩師專·馬云教育基金,啟動資金1億元,接下來,他們還將分別在新疆、內蒙古等中國邊疆地區成立類似的馬云教育基金項目,從過去的點變成現在的片;
7月5日啟動了中國女足“十年支持”計劃,啟動資金1億元;
9月8日啟動西溪濕地保護計劃,啟動資金1億元,馬云解釋說,因為西溪是阿里巴巴的發源地,所以要支持“家鄉”,保護好家鄉的環境;
另外,去年馬云公益基金會還在非洲搞了個“非洲創業者基金決賽”,馬云、蔡崇信、李連杰都跑去當了評委,馬云解釋說,這就是非洲版的《贏在中國》。
在理事會上,于秀紅匯報過去一年的業績,圖片:虎嗅
過去5年,一共有60位鄉村校長入選,每人獲得50萬元,另有60位校長獲得提名;有500位鄉村教師獲獎,每人10萬元,另有390位老師獲得提名;還有后來新增的鄉村師范生計劃,已經有200位入選,另有220位獲得提名。于秀紅說,無論是入選的還是獲得提名的校長、老師和師范生,都會獲得進修、游學的機會。
在理事會上,于秀紅匯報過去五年的業績,圖片:虎嗅
每年我們看到的是馬云拿出一些錢來獎勵優秀的鄉村教師、鄉村校長,但背后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來喚醒更多的人關注鄉村教育。“我們每年在這兒聚一聚、聊一聊,為中國鄉村教育共同探索一條有用的、務實的、針對性的創新之路。我們要為世界探求、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學方式。”
馬云說:“孩子有世界的眼光,就會愿意為世界擔當責任;有未來的眼光,對未來就不會恐懼;有全局的眼光,就不會無端生事。”
還是那句話,一個馬云解決不了中國的鄉村教育,但沒有比馬云更適合的鄉村教育代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