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旗艦手機芯片缺貨致銷量受阻:供應鏈廠商業績仍向好

2021-05-13 10:52:37

來源:愛集微

近來,據臺媒報道稱,全球芯片代工龍頭臺積電南科Fab14 P7廠區突然停電,這將導致高達3萬片晶圓受到影響,致使臺積電受到損失金額將達到10億新臺幣(合約2.3億元人民幣),而該廠區主要生產汽車芯片,這將使得原本處于缺貨中的汽車芯片市場供需緊張進一步加劇!

事實上,芯片緊張的并不只是汽車行業,智能手機行業同樣如此,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半導體芯片缺貨已經成為電子產業的常態,且進入2021年以后,這種趨勢進一步蔓延且加深。

其中缺貨最為嚴重的當屬采用業界最高工藝5nm制程的高通驍龍888系列芯片,該系列芯片則主要供應于國內一線手機品牌的旗艦機,這也進一步導致國產手機品牌旗艦機出貨量也處于緊俏之中。

那么,在此情況下,這種影響是否又會上探至智能手機供應鏈端呢?

國產旗艦手機芯片缺貨致銷量受阻:供應鏈廠商業績仍向好

眾所周知,半導體產業“缺芯”已經成為常態,并且這種趨勢已經蔓延到上游材料和設備廠商,而這背后的因素,一方面在于汽車芯片搶占了原本智能手機等消費類電子芯片產能;另一方面則在于,市場需求的提升超出此前預期。

據集微網了解,就智能手機相關芯片而言,當前缺貨的芯片包括高端旗艦機所需的處理器、內存、顯示驅動芯片、電源管理芯片、MCU、射頻芯片、指紋芯片、CIS等均有出現缺貨的情況,而在這些缺貨的芯片中,用于高端旗艦機所需的芯片缺貨則更為厲害!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手機中不少芯片均采用的是8寸晶圓生產制造,而8寸晶圓的產能緊缺,使得生產總量受到壓縮;另一方面,從市場需求端而言,當前國內一線手機品牌均在大力提升高端旗艦機市場芯片備貨量,供給端與需求端的雙重壓縮,使得市場缺貨進一步加劇!

如上文所言,當前智能手機緊缺的芯片主要是旗艦機所需芯片,就普通中低端智能手機芯片而言,盡管處于缺貨中,但整體市場的供需其實基本可以滿足;而旗艦機所需芯片的緊缺,導致國產手機品牌旗艦機的供應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以高通驍龍888處理器為例,作為國產一線手機品牌旗艦機的“標配”處理器,其缺貨可謂最為嚴重,4月上旬市場有消息稱,高通向臺積電下緊急訂單,主要為高端5G芯片,而市場猜測,很有可能是驍龍860、驍龍870甚至驍龍888。

但就手機產業鏈企業而言,整體來看,其業績并未受到因芯片缺貨而出現嚴重下降的情況,甚至由于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提升、市場缺貨漲價等因素,業績反而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情況!

據集微網記者統計部分龍頭手機概念股2021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情況,數據進一步證明,盡管智能手機市場處于“缺芯”狀態,但供應鏈企業并未因此而出現業績同比下降的情況。

以京東方/TCL科技、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卓勝微、韋爾股份、大族激光、長盈精密、信維通信、三環集團、領益智造、欣旺達、順絡電子、電連技術等核心手機概念股而言,其2021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均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增長!

而對于業績同比增長的情況,據某券商電子分析師向筆者表示:“手機概念股今年同比出現增長是必然的,首先是去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等原因,導致市場的需求極度萎縮,但到了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國內疫情基本上已經過去,同時手機市場的需求已經回暖,并且5G智能手機也進一步往低端市場走,所以市場的需求總體是有所增長的。”

此外,據上述圖表企業人員向筆者表示:“一方面源于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我們的產品應用領域較廣,除了智能手機以外,我們的產品還應用到如TWS耳機、新能源汽車等其他的領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端,從去年到今年整個市場的需求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形式,并且我們預計目前只是處于沖刺階段。”

還有人員向筆者介紹:“我們的產品可用于國產替代,隨著終端市場需求的增長,以及去年華為事件的影響,所以國內其余一線手機品牌均在加大力度采購國內供應商產品,而我們的產品基本上可以滿足客戶性能需求,且我們的價格與日韓廠商相比也有優勢,本土化服務也更加豐富和快速。”

通過上述數據和采訪得知,盡管國產旗艦機目前由于“缺芯”而導致市場供貨不足,但就供應鏈企業而言,并未因此而導致業績受到影響。

這背后的原因總結起來有兩方面:其一是企業自身產品的多元化,從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旗艦機市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其二則是供應鏈本就處于缺貨漲價狀態中,從而促使終端廠商加大采購力度!

華為Mate缺貨雖最為嚴重,但對其供應鏈沖擊也不大

事實上,就國產旗艦機市場而言,除了高通高端5G芯片缺貨以外,華為Mate系列所需的芯片可謂最為緊缺,由于受美國阻礙因素,導致華為Mate系列目前供貨嚴重不足,那么,華為Mate系列核心供應商是否也將嚴重受此影響呢?

對此,筆者采訪到兩家供應商,通過此次采訪得知,其并未受到多大的負面影響,與上述企業類似,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其公司自身產品的多元化,智能手機市場只是其產品應用的一個領域,企業在其他智能硬件市場的旺盛需求完全足以彌補。

另一方面,就智能手機市場來看,由于華為Mate系列的出貨量快速下降,這也為其他國內一線手機品牌沖擊高端旗艦機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國內一線手機品牌紛紛發力旗艦機市場,這點從第一季度國內一線品牌發布的旗艦機售價就可以看出。

因此,對于供應商而言,雖然華為Mate系列出貨量降低,但其余國內一線品牌對于旗艦機供應鏈的采購并未下降,加上市場缺貨等因素,反而加速了對供應商的采購,以保證在沖擊高端旗艦機市場之際供應鏈能跟得上市場需求。

據華為Mate系列某供應商對筆者透露:“在對華為的銷售中,雖然華為Mate系列對我們造成了一些影響,但榮耀也是我們的大客戶,如今榮耀品牌已經獨立,我們接到大量榮耀高端旗艦手機的訂單,所以整體并沒有受到影響。”

華為Mate系列另一供應商也向筆者表示:“我們對華為Mate系列供貨的同時,也接到大量榮耀高端旗艦的訂單。”

其還指出:“對于手機廠商而言,優質的供應商無疑是受歡迎的,尤其是當前華為受到阻礙,其余國內手機品牌都想進入高端旗艦機市場;此外,我們的芯片由于8寸晶圓產能緊缺而缺貨,所以市場的備貨力度還很大。”

這點從華為供應商的2021年度Q1的業績情況也得到了體現,盡管華為出貨量受到了影響,但華為身為大客戶,不少供應商的Q1的業績反而大好。據筆者從行業調研得知,華為是京東方、信維通信、圣邦股份、卓勝微、韋爾股份、電連技術、光弘科技等手機產業鏈企業的大客戶之一。

通過上述企業Q1業績可以看出,整體而言上述企業的業績增長均較大,以京東方A為例,華為作為其前五大客戶之一,其業績在Q1季度實現了質的蛻變增長超8倍;再如光弘科技,作為手機產業鏈代工龍頭之一,此前其主要代工的就是華為手機,但是Q1業績也并未實現下降;還有電連技術,華為此前身為其前五大客戶,但據業界人士向筆者表示,目前華為已經不再是其前五大客戶,但榮耀依然是其大客戶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其Q1凈利潤同樣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整體來看,雖然當前國產旗艦機處于“缺芯”狀態,但從供應商業績層面來看,并未因此而受到負面影響,反而由于市場芯片缺貨漲價,以及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的提升,使得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大好。

對于榮耀等國產一線手機品牌而言,在華為Mate系列高端旗艦缺貨之際,榮耀的高端產品可以快速找準定位,在相同供應商且能有充足的備貨基礎上,將有望彌補當下華為旗艦機缺貨的現狀,也將同步帶動國產5G手機出貨量的持續提升。

綜合多方信息來看,雖然半導體芯片及旗艦智能手機缺貨已成為常態,但是對于旗艦手機供應鏈而言,整體影響比預期要小,但如果8寸晶圓產能長期仍無法實現爬坡,考驗智能手機供應鏈的時刻才將真正來臨。

(校對/范蓉)

關鍵詞: 國產 旗艦手機 芯片 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