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芯片大短缺 PC會漲價嗎

2021-01-13 09:25:47

來源:電腦報

從“影響不大”到宣布“削減汽車產量”,誰能料到汽車圈竟然會出現“芯片荒”問題,進入2021年后,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問題絲毫沒有緩解,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態勢。

01

全球汽車芯片大短缺

疫情下,芯片短缺越演越烈,繼中國大眾車廠遭受芯片短缺以來,國外汽車品牌也深受其害,日本豐田,德國奔馳和美國福特,也加入了缺貨的行列,嚴重影響了生產。

車用芯片缺貨現象已蔓延整個車市,戴姆勒、大眾汽車、 Nissan與本田汽車等車廠相繼減產,上周五(8日)美國汽車大廠福特也宣布,美國路易斯威爾工廠一些生產線,將暫停營運一周。

福特汽車發言人Kelli Felker聲稱,車用芯片短缺已經嚴重影響福特生產狀況,因此提前一周宣布停產,以應對生產問題,計劃下周路易斯威爾生產Escape 和Lincoln Corsair 的產線將暫停營運,相關產線員工僅支付75%的薪水,總計3900人受影響。

另一美國汽車巨頭通用汽車則表示,目前生產線未受影響,正在密切注意車用芯片短缺的問題。

由于汽車芯片短缺,本田汽車準備削減產量,預計今年1月份將首先減少約4000輛汽車制造。據知情人士透露,本田今年晚些時候削減的幅度可能會更大:“從二月份開始,局勢有可能越來越嚴峻。第一季度,僅在日本國內,因汽車芯片短缺就能影響成千上萬輛汽車制造。

1月8日,對于汽車芯片供應是否緊缺,廣汽集團回應澎湃新聞稱:因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導致全球經濟情勢受到波及,我們個別企業也收到了供應商關于部分車型零部件供應將受到影響的預警信息,相關情況還在滾動確認中。

廣汽本田有關負責人也回應澎湃新聞表示:因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導致全球經濟情勢受到波及,我們收到了供應商關于部分車型零部件供應將受到影響的預警信息,相關情況還在滾動確認中。該負責人還表示,目前廣汽本田生產正常進行中。

而在國內銷量最多的大眾汽車,最先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其部分車型因為芯片短缺,甚至進入了停產狀態。

值得關注的是,經過此次汽車芯片短缺的影響之后,各大車企也將會比此前,更注意汽車半導體零部件的供應安全。

02

車用芯片漲價潮

在集體陷入“芯片荒”以前,全球車用芯片早在去年底就已經開始了漲價潮。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排名前五的汽車半導體廠商分別為英飛凌、恩智浦、瑞薩電子、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從2020年11月27日開始,全球汽車芯片供應商陸續漲價。

2020年11月27日,恩智浦率先發布漲價函,信中表示,為解決供應商帶來的不可預見的成本增長,公司“很不情愿地”提高所有產品的價格。

2020年11月30日,日本半導體制造商瑞薩電子向客戶發送了一封產品提價通知,稱由于原材料和包裝基板成本增加,擬從2021年1月1日開始上調部分模擬和電源產品價格。瑞薩還解釋稱,公司近期面臨庫存、成本增加壓力和產品運輸風險,不得不上調價格來保證這些產品得到持續的投入和生產。

據了解,本次汽車芯片短缺問題主要出現在芯片的上游企業。受疫情影響,位于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封裝和測試工廠陸續宣布停工,意法半導體公司罷工,均加重了全球半導體產能損失。

03

雪上加霜的8英寸晶圓短缺

如果說疫情是意外,那8英寸晶圓短缺問題恐怕就有點產業戰略規劃的問題了。

近來,隨著5G的大力推廣,5G智能手機的滲透率提升,使得其中許多樣件需求大幅提升。而2020年以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使得宅經濟興起,包括筆記本、平板的購買量也同時爆發,這使得以8英寸芯片廠為生產主力的功率組件、電源管理IC、圖片傳感器、指紋識別芯片和顯示驅動IC等產品的供應更是吃緊,而這一切的問題就歸咎到8英寸芯片產能不足所導致。

《電腦報》前不久曾做過有關8英寸晶圓產能的深度解析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重新溫習下。

產業鏈產能轉移本就不是易事兒,可誰能想到還會有意外出現。1月10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晶圓代工廠聯電位于竹科力行路的8AB、8C、8D 廠,于昨日(1月9日)下午發生跳電事故。

具體是在下午1 時40 分傳出爆炸聲響,并冒出白煙,消防局接獲報案后出動救援,發現是因發電機負荷過載故障,而發生跳電意外,無人員傷亡。

據聯電CFO劉啟東證實,因啟動緊急發電系統,所產生的濃煙,導致民眾誤以為發生火災。劉啟東表示,受停電波及的8A及8B廠約占聯電八寸晶圓的產能一半,懷疑是零件故障導致,確實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目前仍然是以備用發電系統供電中。至于對營運的影響,他說,聯電8A和8B廠約占聯電八寸晶圓廠產能的一半。

據悉,聯電受影響的8AB、8C、8D 廠,8 英寸月產能合計超過13 萬片。劉啟東表示,此次跳電意外將損失半天的一小部分產能,將盡可能彌補損失的產能缺口,預期將微幅影響營運,實際受影響的情況還有待盤點。

在8寸晶圓產能方面,臺廠聯電、臺積電、世界先進是8寸晶圓產能的主力,其中聯電產能占據整體8寸晶圓產能的50%以上。

顯然,這樣一來,本就緊張得不行的8英寸晶圓產能恐怕懸了。

04

漸成連鎖反應的芯片提價

2020年下半年以來,由于8英寸晶圓廠產能持續緊張,引發電源管理IC、功率半導體等供不應求而開啟漲價潮,隨后芯片封測廠、汽車電子企業、芯片設計公司均紛紛做相應提價。

從這里看,消費類科技產品,大概率逃不了漲價潮了。

2020年12月29日,匯頂科技給代理商及客戶發函,2021年1月1日起,決定對GT9系列觸控芯片價格統一上調30%,之前公司收到但未交付的訂單也會做相應價格變更。

匯頂科技在函件中稱,由于本年度市場劇烈變化,晶圓廠及封測廠等上游供應商價格大幅度持續上漲,導致公司產品成本亦不斷增加。

12月9日,杭州士蘭微電子發出漲價通知函,稱由于MOS圓片及封裝材料價格上漲,同時受產能的影響,公司相關產品的成本不斷上升,為了保證產品的供應,保持良好的業務關系,經公司慎重研究決定,從即日起(2020年12月9日),公司SGT MOS產品的價格本月提漲20%。

隨后,富滿電子緊跟士蘭微的漲價角度,12月16日,富滿電子在給客戶發布的產品聯絡函中表示,由于晶圓及MOS價格大幅度上漲,導致公司產品成本也大幅上升且嚴重缺貨。根據市場行情,經公司核算與酌情考慮后,對產品售價作出調整,以期聯合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應對成本壓力。富滿電子對相關產品的價格上調為10%。

12月21日,無錫新潔能同樣給客戶發布了價格調整通知函,通知函表示,由于上游原材料以及封裝成本持續上漲,且產能緊張、投產周期延長,公司司產品成本大幅增加,原有價格難以滿足供貨需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公司產品價格將根據具體產品型號做不同程度的調整,自漲價日起,所有交貨執行調整后的價格,系統中未交訂單也將同步執行調整后的價格。

更早之前,中芯國際、紫光國微等公司也表示新年不排除上調產品價格。

顯然,整個芯片產業鏈的漲價潮已經出現連鎖反應的態勢,而在持續傳導下,消費類產品恐怕很難逃脫漲價壓力。

以SSD閃存為例,最近一段時間,SSD硬盤的閃存芯片價格還在跌,預計Q1季度還要降10-15%,然而SSD行業馬上要面臨另外的難題——主控芯片要漲價了,國產品牌得一微日前也宣布1月1日起上調50%。

在SSD硬盤的構成中,NAND閃存芯片占據70-80%左右的成本,主要被三星、美光、愷俠等公司掌握著,而SSD主控芯片占成本的10-15%,目前主要是群聯、慧榮及一些國內的主控公司在做。

根據這個通知,得一微率先對旗下的嵌入式主控芯片漲價,而且漲幅一次就有50%,對嵌入式市場來說影響不算小了。

而就在人民猜測本輪半導體漲價會傳導到終端廠商時,就已經有DIY大廠宣布漲價了。

近日,華碩正式宣布2021年起將陸續調整顯卡和主板定價,包括美國官方商城與零售商都已調整為新價格,已知幅度達20%。

華碩技術營銷經理Juan Jose Guerrero表示,雖然已和供應商與物流伙伴緊密合作,盡量縮減漲幅,但由于元件、物流、營運成本和進口關稅持續攀升,調漲定價是勢在必行。而且隨著時序往今年第一季度邁進,調漲的產品種類還有可能增加。

新價格已反映于華碩官網的商城和零售商,如ROG Strix LC Radeon RX 6800 XT 水冷顯卡在新蛋的售價從原本899.99美元調整為1079.99美元。

看到這里,相信小伙伴們心中都有個認識了吧?這場半導體產業鏈自上而下的漲價風潮,估計很快就會吹到PC圈里了,想買或者計劃購買筆記本、顯卡、內存的小伙伴,要不直接下手吧!

關鍵詞: 汽車芯片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