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顯示全部短評”豆瓣回應來了

2020-11-05 09:42:38

來源:36氪

近日,有豆瓣用戶反映,豆瓣電影更改了短評顯示機制,不再顯示全部短評,網頁端基本只顯示 5 頁,App 端則在約 300 條時到達底部。

11 月 2 日,豆瓣電影官方發文回應了這一質疑,表示調整早在3年前已經開始,自2017年起,豆瓣電影不展示全部短評,自2020年4月份起,豆瓣讀書、豆瓣音樂已不展示全部短評,并非豆瓣電影獨有。調整原因是“為了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反爬蟲、反水軍”。

豆瓣電影的廣播

豆瓣對 36 氪發來了官方回應,全文如下,未經刪減:

1)三年前的產品改動:部分短評展現機制是3年前上線的產品改動,目前已經書影音全產品線應用,經歷了一段時間長度才有個別用戶提出異議,已經說明了這個產品調整對絕大多數用戶使用體驗并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事實證明,幾年來豆瓣通過短評展示策略的調整,在優化短評消費體驗、清除水軍信息影響上,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2)有限的評論展示:豆瓣目前展示的短評數量限制是計算絕大多數用戶短評閱讀數量后的統計結果,只有水軍才需要展示所有短評信息,通過分析比對數據,研究豆瓣反水軍策略,收集用戶評分評論信息,以便騷擾用戶,招募水軍;確保自己發的每一條都被收錄和展示,并用來截圖作為向上家證明可按條收費的依據,普通用戶并沒有這個使用需求。所以不展示全部了,截不了圖了,究竟傷了誰的利益是一目了然的。

3)評分算法并沒有變:使用算法優化“短評展示”的目的是把不可信的短評藏起來,讓他們完全被正常短評所替代,以盡可能降低水軍的短評對條目信息造成影響。而被識別的水軍賬號發布的短評也不會被刻意刪除,那等于告訴水軍這個無效賬號不可用,我們不會告知水軍這套關聯。因此,無論展示不展示全部“短評”,都有部分評論相關的打分是不會被計入條目評分的,這個“評分”的算法從來沒變,與短評的展示機制毫無關系。

4)關于反水軍:作為一個在這方面積累了15年的團隊,豆瓣建立了系統、有效的反水軍機制。水軍行為雖然在不斷變化發展,豆瓣的反水軍反作弊措施也在不斷進化之中。概括地說,一方面,在大數據面前,水軍的群體行為特征是很容易被算法發現的,同時輔助用戶的“書影音檔案”,數據的異常波動很容易被識別和定位;另一方面,豆瓣評分的正常用戶規模越來越大,已經足夠大到在統計意義上屏蔽水軍可能造成的影響。那些聲稱能刷動豆瓣評分的水軍公司,實際上都是騙人的。買水軍“維護或控制評分”,花了錢,刷不動分,甚至可能激起用戶的反水行動,這類事件之前也層出不窮,豆瓣還需要處理后者的非正常打分,徒增工作量。真誠地希望買水軍者把這些錢花在別的地方或者更耐心地做好作品本身上。

5)影視作品爭議度:影視作品具有很大爭議是個社會現象,在具有爭議的條目下面,才會有不相關或不文明的短評被折疊或隱藏起來,以維護正常的討論氛圍,這是業界通用的做法。當然爭議度越大才會隱藏越多,如豆瓣電影公告所述。

另外,再次強調一下豆瓣評分從來沒有,以后也不會有任何形式在電影評分上的商業合作。凡是聲稱自己有辦法買到豆瓣分數或者收錢開分的,都是騙人的。

關鍵詞: 豆瓣 短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