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2 11:23:49
來源:華爾街見聞
從GME散戶暴動到Archegos爆倉風波,今年以來接連頻發的交易事件攪得美股翻天覆地,美國監管也在反思,是否該出手做點什么了。
據彭博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考慮提高對投資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正研究包括如何提高衍生品持倉的透明度,以及空頭倉位的透明度,同時考慮提高信息披露頻率,從而幫助監管發現金融系統中的潛在風險。
目前在投資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美國監管要求相關公司披露13F或13D文件:
當一家投資公司股市持倉市值達到至少1億美元時候,必須每個季度提交13F文件來詳述其投資組合;單一家基金對某一公司的持股超過5%時,必須披露13D文件。
但現有的這些措施存在“漏洞”,即無法監控到衍生品以及空頭的持倉情況。
比如在Archegos事件中,這家家族辦公室通過掉期(Swap)合約等衍生品,積累了大量頭寸,但由于不是直接持股,它從未提交過任何13F或13D文件。
與衍生品一樣,賣空交易在美國基本上也被排除在信息披露要求之外。在GME事件中,對沖基金做空一只股票的規模居然超過了這只股票的市值,即便如此也沒有被監管監測到。
據上述報道,目前相關研究仍處于初期階段,上周當選SEC主席的Gary Gensler將推進這一事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SEC還曾經考慮放松對基金公司的披露要求。去年7月,SEC宣布,考慮僅要求持有35億美元股票以上的投資者每季度披露其持倉情況。不過這項提議在眾多上市公司的抗議中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