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16:23:02
來源:網易財經
A股三大指數全天單邊上行,滬指漲近2%,兩市個股普漲,近3200股飄紅,漲幅超9%個股近100家。
截止收盤,滬指漲1.95%,報3576.90點;深證成指漲1.23%,報14932.39點;創業板指漲1.04%,報2997.75點。
兩市題材全線活躍,銀行、保險、鋼鐵等低估值板塊走強,有色、化工等順周期板塊大幅反彈,稀土板塊再度拉升,午后資金回流碳中和概念,此外,鈦白粉、農業、農機、機場航運等板塊紛紛大漲,貴州茅臺等抱團股集體反彈修復;個股上,金牛化工等高標反包漲停,仁東控股午后封板,激活市場短線人氣。
截止15:00,北向資金凈流入90.10億元,滬股通凈流入64.19億元,深股通凈流入25.91億元。
國信證券表示,在市場整體不高,且經濟復蘇盈利周期向上的背景下,后續行情會出現更多輪動和擴散的機會。結構上看,在經濟復蘇盈利周期向上及PPI回升背景下,建議繼續關注盈利彈性較大的順周期品種。
東北證券認為,資源品和原材料如煤炭、鋼鐵、火電等行業作為受到“碳中和”直接約束的行業,后續的下游需求空間將受到限制,只有產業內的龍頭公司依靠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才能繼續立足,龍頭溢價將更為明顯。
安信證券研報表示,“碳中和”將是長達40年的主題投資機會。碳減排四大措施為:(1)加大清潔能源結構占比;(2)加速各部門電氣化進程;(3)減少非必要的能源消費量(包括工業節能、建筑節能等);(4)使用碳匯集或移除技術。碳中和目標利好四大主線:清潔能源:光伏、風電、儲能、生物質能、新能源車、智能電網等;新能源上游原材料:銅、硅、新能源金屬(鋰、鎳、鈷)等;碳中和目標推動下類供改:煤及煤化工、鋼鐵、水泥等板塊龍頭;節能環保需求:環境監測、新能源環衛裝備、可降解塑料、節能系統、綠色建材等。
東莞證券研報指出,全球晶圓產能持續緊張,長期看好半導體國產替代趨勢下設備、材料的國產化機遇。受益于下游消費電子、5G通訊、服務器和汽車電子的旺盛需求,疊加海外疫情反復、美國限電和日本地震等供給側的多重因素影響,全球晶圓制造產能持續緊張,產品交期延長。此次中芯國際獲得部分14nm及以上制程設備的供應許可,意味著公司未來擴產確定性有所提升,國內半導體設備、材料企業的國產替代進程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