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快手通過港交所聆訊 快手官方暫無回應

2021-01-15 09:40:41

來源:網易科技

媒體報道稱,快手公司已于今天下午通過港交所聆訊,計劃2月第一周上市。對于該消息,截止記者發稿時,快手官方暫無回應。

早在上周,香港經濟日報就曾報道快手最快本周尋求港交所上市聆訊,若獲得批準,預計最快于新年前進行招股。早前消息指,快手計劃于2月5日上市,集資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目標估值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

相關閱讀:

這次,快手終于比抖音"快"了一次!要搶先上市了

科科

在“快抖”的你追我趕下,昨日晚間,快手先于抖音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

在經歷用戶規模、商業化等多輪鏖戰之后,抖音和快手幾乎同期選擇在港交所上市,競爭意味明顯。

得益于短視頻的風口,快手的收入增長較快。招股書顯示,2017、2018、2019年,快手收入分別為83億元、203億元和391億元人民幣。截至今年6月30日,快手收入253億,同比增長48%。

這次,快手終于比抖音快了一次!要搶先上市了

直播是快手收入第一大來源

直播、線上營銷服務以及其他業務(包括電商業務、網絡游戲及其他增值服務)構成了快手的主要收入來源。

招股書顯示,快手是全球以虛擬禮物打賞流水及直播平均月付費用戶計最大的直播平臺。自2017年至2019年,快手直播業務的收入分別為79億元、186億元以及314億元。2020年前6個月,快手直播業務收入達173億元人民幣。

不過,直播收入占總收入的占比正在逐年降低。招股書顯示,其比例已經從2017年全年的95.3%縮小至2020年上半年的68.5%。

招股書顯示,結構優化的主要原因是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的快速增長。2020年上半年,快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2.5%。此前三年,快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8.2%、19.0%,該比例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六個月間進一步提高至28.3%。

快手電商方面,招股書顯示,平臺促成的GMV由2018年的人民幣9,660萬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幣596億元,并由2019年上半年的34億元增至2020年上半年的1096億元。

上半年光打廣告就花133億

在快手的營收一直保持在高速增長的同時,虧損也在不斷擴大。2017年、2018年、2019年及今年上半年,其凈虧損分別為200億元、124億元、197億元及681億元。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快手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的經調整利潤凈額分別為7.77億元、1.82億元、13億元。今年上半年,其經調整虧損凈額為63億元。

據了解,兩者相差600多億的金額是由于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導致。這個在互聯網公司中比較常見,比如美團就在上市前出現了“天量虧損”,但并非業務真的有太大問題。

除去這個爭議,我們還可以看出,今年前6個月,快手運營虧損75.7億元,而去年同期運營利潤為10.9億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今年上半年推廣和廣告投入達到了133億,比如大手筆砸出40億,拿下與央視春晚的獨家合作,而春晚當晚,又發了10億紅包。

這次,快手終于比抖音快了一次!要搶先上市了

出圈,成了快手2020年的關鍵詞之一。從冠名春晚紅包,到周杰倫選擇快手作為其入駐的首個中文社交媒體,鄭爽入職快手擔任“創新實驗室明星合伙人”、張雨綺成為“電商代言人”、楊冪、迪麗熱巴成為快手代言人,再到舉辦大型晚會,這一系列刷屏背后,是快手企圖破圈,搶奪流量的出擊。

快手一直被外界看做下沉市場的佼佼者,用戶大多都來自三四線城市,引入明星不僅僅有利于吸引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用戶,同時也能幫助快手調和社區氛圍。

抖音快手商業化激戰正酣

如果說短視頻戰爭的上半場是抖音和快手針對用戶的競爭,那么,快手已經徹底被老對手拉開了距離。

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快手的中國應用程序及小程序平均日活躍用戶及平均月活躍用戶分別為3.02億及7.76億,而抖音日活用戶已經達6億。

進入到短視頻領域的下半場后,抖音和快手將圍繞商業化、業務生態和資本層面,繼續進行競爭。

在短視頻領域,商業模式一直都主要集中于廣告、電商、直播等這幾種形式。收入結構上,快手與抖音的商業化變現也均主要來自于直播打賞、廣告收入和電商帶貨。

不過由于兩個產品在產品邏輯、機制、生態完全不一樣,一直以來,抖音在廣告收入上更勝一籌,快手則直播打賞以及電商上領先。

媒體的報道,抖音2019年廣告收入在600-700億之間,貢獻了字節跳動一半的收入,而快手廣告收入在120-130億之間。反之,2019年快手直播電商GMV超千億,僅次于淘寶直播,而抖音直播電商GMV僅在百億規模。新媒體數據研究機構面朝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抖音直播電商累計成交119億元,而同期快手直播電商交易額為1044億元,兩者相差近10倍。

在直播打賞上,2018年快手直播收入達到200億元左右,其中,多個頭部紅人靠純直播打賞凈賺五千萬以上。而抖音直播并沒有創造太多收入。

不過雙方正在猛烈攻入對方腹地。一位MCN機構創始人向網易科技透露,在今年疫情期間,抖音和快手直播打賞的月流水均都達到了30億元,抖音更有趕超之勢。而快手也在發力做廣告。2018年7月,快手成立商業化團隊,承接快手營銷平臺,2020年中,快手進行了“上下滑單列信息流”的重大改版,勢必要在信息流廣告上分一杯羹。媒體披露,快手今年的目標預估為400億元。抖音2019年廣告收入為600億元,今年的預期目標是900億元。

再看電商業務,這也是今年抖音和快手最為重頭的競爭戰場。抖音高調簽下羅永浩,發力直播電商,此外,更是把2020年目標GMV高達2000億,抖音猛攻下下,快手將同期GMV目標調高至2500億。隨機,雙方又開始比拼構建商業閉環的速度和能力。

在可以預見的時間里,快手抖音誰將在商業化上跑的更快,誰就能在下半場占據領先。

抖音快手搶灘港交所

有人把抖音快手的IPO之爭,看作是繼主App規模、直播業務、海外、直播電商外展開的五次戰役。

過往來看,抖音快手在諸多細分領域都產生過直接交鋒,在前四場戰役中,抖音在日活和月活數據穩居老大之位;海外戰場上,雖然TikTok海外受阻,但快手在海外卻難有突破;直播上快手曾把抖音遠遠的甩在后面,但現階段抖音在月均日活和流水數據上都已經追趕上;備受關注的電商直播大戰,快手依舊稍微領先。

如今,爭奪短視頻第一股的號角已經吹響,這可以說是抖音快手之間備受關注的第五場戰爭。

10月23日,消息稱快手公司確定赴港上市,美銀以及摩根士丹利為保薦人。

10月26日,市場上立馬傳來字節跳動正考慮推動抖音業務單獨在香港上市的消息,稱包括高盛在內的多家投行已與字節跳動溝通承銷事宜。

抖音單獨赴港上市消息傳出,對于快手而言,意味著一個強大的對手來共同瓜分二級市場的資金。

僅僅相隔一天,10月27日,消息稱快手計劃最早于下周提交在港上市申請。快手計劃募集目標為50億美元,估值區間為400-500億美元。

昨日晚間,字節跳動尋求以估值1800億美元融資傳來,未來將打包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赴港上市。2個小時后,快手宣布在港IPO。

抖音和快手一路對抗,也一路成長,即使當下走到上市的關口,兩者的戰爭還要依舊打下去。

關鍵詞: 快手 聆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