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11:04:20
來源:第一財經
近兩個月來,A股IPO批文下發速度放緩,同時新股上市的數量也較前三個月大降。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為近期的大盤股讓路,后續IPO每周批文下發速度有望逐漸提高至10家以上。
從今年以來,A股IPO批文下發的整體情況來看,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4月~8月為IPO批文下發的高峰期,這期間7月份達到頂峰;這之前的1月~3月平均每月下發數量為34家,之后的9月~11月平均每個月批文下發數量僅有15家。
具體來看,在1月份下發43家公司IPO批文之后,2月份和3月份下發批文的數量均為29家,到4月份進入批文下發的高峰期。4月、5月、6月、8月的IPO批文下發數量均超過60家,分別為68家、61家、66家、60家;7月份達到最高值,批文下發數量達到92家。但進入到9月份,IPO批文下發數量驟降至28家,10月份進一步減少至14家,11月份(截至11月8日)有4家公司拿到IPO批文。
前資深券商保薦代表人王驥躍對第一財經記者稱,7月份IPO批文下發數量最多,主要是因為科創板周年和年報財報到期,加速了一些批文的下發;10月份和11月份批文減少,有國慶長假的因素,也有為大盤股發行讓路的原因。
分板塊來看,今年以來,科創板在7月份獲得同意注冊的IPO項目數量最多,達到31家;6月份以16家的數量次之,緊接著則是8月份和9月份均有14家公司被同意注冊。
不過9月份開始,主板和中小企業板獲得批文的數量驟降至4家,創業板8家IPO公司獲得注冊。這其中,主板和中小企業板在9月4日之后便沒有公司獲得IPO核準批文,也就是10月份和11月份這兩個板塊的IPO批文數量均為0。而10月份,科創板和創業板獲得同意注冊批文的公司分別有6家和8家。
“預計后面IPO批文的下發速度會加快些,但也很難達到90多家的水平。周批文速度有望逐漸到10家~15家。”王驥躍稱。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IPO已經“積壓”了一批,后續下發批文的節奏有望快起來。
以科創板來看,目前有24家公司在提交注冊環節,其中更新日期在11月份的只有1家,在10月份的有3家,在9月份的有17家,在8月份的有2家,在7月份的有1家。
與此同時,新股在7月~9月密集上市,10月份之后上市數量大降。
從A股市場今年每月新股上市的數量來看,1月~6月,每月上市的公司數量在13家~26家(含)之間;進入7月份,上市數量驟增,并在之后的8月和9月逐月增加,這三個月上市的公司數量分別為50家、59家、67家,融資額也相應放大,分別為1003.61億元、630.58億元、530.44億元;但到了10月份,上市數量又大降至26家;截至11月8日,當月有5家公司上市。
板塊方面,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在7月~9月的上市數量也相對較其他月份多,其中科創板最為明顯,這三個月的上市數量分別為27家、22家、18家,大幅高于其他月份的上市數量。
總體上,截至11月8日,今年以來,共有326家公司上市,總融資額為4109.6億元。其中,科創板上市的新股數量為121家,占今年上市數的37%,總融資額為1967億元,融資占比達到48%。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統貫徹落實工作。會議強調,要按照五中全會做出的戰略部署,扎實做好金融改革開放各項工作。其中就包括“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關鍵詞: A股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