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暴跌4%!銅價有望持續上行

2020-10-22 14:15:23

來源:期貨日報

海外疫情二次暴發引發市場擔憂,國際油價周三大幅下挫。截至周三收盤,NYMEX WTI原油期貨12月合約收于40.03美元/桶,跌幅為4%;ICE布倫特原油期貨12月合約收于41.73美元/桶,跌幅為3.31%。

周三,LME三個月期銅盤中一度突破7000美元/噸整數關口,最高觸及7034美元/噸,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受人民幣升值影響,近期滬銅漲幅明顯不及倫銅。智利Candelaria銅礦宣布從周二開始暫停運營,此前其兩個工會罷工。智利國營公司Codelco的工人周一走上街頭,抗議該公司在疫情期間宣布的裁員計劃。

10月21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65關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升破6.63關口,單日升值超300個BP,二者雙雙刷新2018年7月以來新高。

國際油價大幅下挫

海外疫情二次暴發引發市場擔憂,國際油價周三大幅下挫。截至周三收盤,NYMEX WTI原油期貨12月合約收于40.03美元/桶,跌幅為4%;ICE布倫特原油期貨12月合約收于41.73美元/桶,跌幅為3.31%。

對于原油市場走勢,東海期貨研究所高級能化分析師李婉瑩認為,目前盤面仍在等待方向選擇信號。

通過10月19日召開的歐佩克及其減產同盟國部長級聯合監測委員會(JMMC)第23次會議得知,2020年9月份歐佩克及其減產同盟國的整體減產履行率達到102%,為2020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不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聯酋于2020年6月做出自愿超額減產)。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認為,四季度歐佩克完全轉變減產思路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在需求整體萎縮的前提下,部分財政高度依賴原油出口的國家未來是否能夠完全履約存疑,減產對于市場價格的有效提振將邊際遞減。

實際上,近期美歐疫情持續擴散,不少國家出臺了較為嚴厲的社會封閉措施,如宵禁等,在這樣的情況下,CFTC持倉反映出多頭資金較為謹慎。

在后疫情大背景下,原油價差結構修復至backwadation結構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供需層面上,成品油消費依舊不容樂觀,裂解價差保持低位運行。美國方面,近幾周貝克休斯鉆井數量上升,反映出當前的油價已經可以覆蓋一部分二疊紀產區鉆井的生產成本。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婉瑩表示,對于四季度油價依舊維持中性判斷。

她建議,未來一段時間需要進一步關注宏觀環境的變化。例如,此次11月初美國大選即將靴子落地,特朗普與拜登針對能源以及環境產業的不同態度或將影響原油供應。此外,疫情、疫苗、脫歐等因素或對油價造成一定程度的擾動。

實際上,在她看來,四季度宏觀事件較多,但在沒有特大利好消息的前提下,油價恐怕難有突破,大概率維持寬幅振蕩。

全球流動性寬松背景下,銅價有望持續上行

提及近期境內外銅價的上漲,在銀河期貨大宗商品部有色研究員王穎穎看來,主要是受今年全球央行史無前例的放水影響。

“在全球流動性寬松的大背景下,疊加全球經濟穩健復蘇,這些都給銅價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上漲條件。”南華期貨金屬分析師王仍堅解釋道。

據了解,目前全球精銅顯性庫存處于歷史低位,且全球銅精礦供給近期仍維持偏緊狀態,而還在持續的智利的銅礦工人抗議事件在嚴重情況下可能會演化成大規模的罷工,進而加劇供應緊張的局面。需求方面,電網投資和汽車、家電消費有望保持高增速。在這樣的情況下,王穎穎表示,在最近人民幣出現了強烈的升值趨勢的情況下,雖然滬銅整體的漲幅大概率不及LME銅,但可能還是振蕩偏強。

對此,王仍堅表示認同。在他看來,未來一段時間,在供應偏緊、需求穩健恢復的情況下,滬銅大概率會維持上行走勢。特別是后期美國即將推出新的刺激方案,流動性寬松有望進一步延續。此外,中國的經濟是疫情之后恢復迅速,且目前國內新冠疫苗進入接種階段,這對于后期的經濟繼續平穩恢復是一個有利保障。

不過,他也承認,未來一段時間,銅市仍存在一些風險點,尤其是美國大選和新冠疫情二次暴發,都將給銅價帶來一定影響。

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創逾兩年新高

10月21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65關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升破6.63關口,單日升值超300個BP,二者雙雙刷新2018年7月以來新高。

對于本輪人民幣匯率的上漲,南華期貨宏觀外匯分析師馬燕認為,主要受美國財政刺激談判有所進展、中國疫情防控領先全球以及中美關系相對緩和等因素的影響。

據了解,近期在美國財政刺激談判有所進展的情況下,市場對于后續談判的進展以及在大選前達成一致協議的希望重燃,使得風險偏好有所好轉,疊加歐洲央行釋放鷹派信號,直接導致美元指數走弱至93.10附近。此外,中國疫情防控領先全球。海外經濟增速依舊低迷的當下,我國三季度GDP增速已經恢復至4.9%,而且經濟結構也明顯較二季度改善,而且當前歐洲疫情持續惡化,美國疫情也出現第三次抬頭的跡象,中國的經濟增速優勢持續存在,邊際增速差有望擴大。“這些都對人民幣形成強勢支撐。”馬燕說。

另外,她認為,近期中美關系的相對緩和也是導致人民幣大幅升值的原因。畢竟人民幣更多受到國內經濟以及美元指數的影響,在中美摩擦緩和的情況下,如果國內經濟和美元指數形成共振,就會導致人民幣大幅升值。

不過,考慮到近期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馬燕認為,雖然人民幣匯率總體偏強,但未來大概率不會持續大幅上行。

她表示,目前美國大選結果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且美國財政刺激法案談判的利好也已經提前在市場上有所反映。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刺激法案的談判結果與市場預期不符,可能會帶動美元指數反彈。與此同時,考慮到目前歐美經濟的相對恢復情況,并不支持歐元持續走強,美元指數的回落短期并不具備基本面的支撐。此外,央行近期調降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的目的就在于穩定人民幣匯率,引導匯率的雙向波動,如果人民幣匯率出現明顯的羊群效應和順周期行為,不排除央行通過暫停逆周期因子來引導短期匯率預期。

在這樣的情況下,馬燕建議,外匯投資者應重點關注美國大選、美國財政刺激法案、英國脫歐談判、美歐疫情發展以及疫苗研發進展等。

美國大選方面,在她看來,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甚至完全有可能出現與預期或民調截然相反的大選結果。畢竟,近期的民調數據顯示,拜登相對于特朗普的競選優勢進一步縮小。馬燕告訴記者,這種不確定性短期會加劇風險偏好波動,帶動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長期則可能會影響美國經濟以及貨幣政策等。

至于美國財政刺激法案方面,她認為,屬于短期風險點,主要影響美國的經濟預期以及通脹預期等。同時,刺激法案的談判進展也會帶動風險偏好波動加劇,進而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

A股短期觀望為主

10月21日,A股市場繼續振蕩下行。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收3325.02點,下跌0.09%;深證成指報收13467.97點,下跌1%;創業板指報收2700.53點,下跌1.46%。北向資金日內凈流出69.22億元。

隨著A股市場的明顯分化走勢,三大期指日內走勢也出現了分化。滬深300股指期貨主力IF2011合約和上證50股指期貨主力IH2011合約,收盤分別上漲0.24%和0.63%。至于中證500股指期貨主力IC2011合約,則收跌0.78%。

國泰君安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所研究員毛磊認為,國慶節后反彈力度過大是造成近期A股下行的原因之一。此前基本面未出現較大程度的實質性利多,但A股卻還是在節后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行。目前的下跌就屬于短線透支漲幅后導致的市場沖高回落。

不過,美國大選靴子落地后,市場風險偏好有望回升,大概率改善投資者入市積極性。此外,年內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對明年政策面定調,在毛磊看來,一旦政策面延續溫和寬松環境,就會對股市有比較明顯的支撐作用。“當然,若政策面轉向去杠桿,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貨幣政策更趨于收緊,則會進一步利空股市。”毛磊說。

在格林大華期貨金融期貨首席研究員趙曉霞看來,A股市場年內大概率走強。“畢竟,目前經濟還沒有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因此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有望繼續發力,加之近期人民幣匯率也較為強勢,在這樣的情況下,A股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強的。”她表示。

不過,趙曉霞也承認,未來一段時間,A股市場仍存在一定風險因素。比如貨幣政策有可能出現收緊力度超過預期的情況,另外美國大選也會進一步壓制風險偏好。

毛磊建議,投資者短期還是以觀望為主。畢竟兩市成交量在持續回落,在最終靴子落地前,預計期指很難有比較明顯的趨勢性行情出現,大概率以寬幅振蕩為主。在區間上沿,反彈難度更大,易跌難漲;在區間下沿,仍有政策偏暖、經濟復蘇的支撐。鑒于此,他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后期可根據基本面的變化,在不確定性事件落地后,擇機跟隨趨勢的形成而參與一輪行情。

至于期指方面,趙曉霞建議,投資者應著眼于長期,目前股指期貨還處于貼水狀態,用期指替代ETF會有超額收益。投資者可采取低頻、低倉位的方式做長線投資。

關鍵詞: 國際油價 銅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