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港交所上市: 阿里為第二大股東

2020-09-30 11:27:48

來源:雷帝觸網

中通快遞今日在港交所上市,以發行價每A類普通股218港元計算,此次全球發售募集資金約96.7億港元。

中通快遞上市募資,將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及產能開發,增強網絡合作伙伴的能力并增強網絡穩定性,投資物流生態系統等。

這是繼2016年在紐交所上市后,中通快遞的二次上市。

中通快遞今日開盤價為244港元,較發行價上漲11.9%;此后,股價有所回落,市值仍超過2000億港元。

上半年營收103億

中通快遞創建于2002年5月8日,是一家以快遞為核心業務,集跨境、快運、商業、云倉、航空等生態板塊于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企業。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網服務網點近30,000個,轉運中心90個,直接網絡合作伙伴逾5,000家,干線運輸車輛逾9900輛(其中逾7,100輛為高運力牽引車),干線運輸線路超過3,400條,網絡通達98%以上的區縣。

中通快遞先后在中國臺港澳地區,美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西蘭、迪拜、馬來西亞等地設立中轉倉,同時推出歐盟專線、美國專線、日韓專線、新澳專線、東盟專線、中東專線、非洲專線及全球其他國家專線的包裹寄遞、物流配送及其相關業務。

財報顯示,中通快遞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130.6億、176億元、221億元;中通快遞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103億元(約14.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營收99.97億元增長約3%。

中通快遞2017年、2018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31.59億元、43.88億元、56.7億元;中通快遞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8.25億元(約2.5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0.47億元下降10.85%。

中通快遞2019年營收為221億元,同比增長25.6%;中通快遞2019年凈利潤為56.7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2%。

中通快遞2019年第四季度凈利潤23.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1.2%。

阿里為二股東

中通快遞2020年4月的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持有中通快遞27.3%股權,有78.4%的投票權,為大股東。

賴梅松是一位低調的富豪,身價超過60億美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通股權結構

中通快遞董事局副主席、中通快運董事長賴建法持股8.5%,有2.5%的投票權,降為第三大股東;

阿里巴巴持股為8.7%,擁有2.6%的投票權,為第二大股東;中通快遞集團副總裁王吉雷持股為6.4%,擁有1.9%的投票權;

中通快遞此次給港交所遞交的文件顯示,截至IPO前,阿里巴巴持股為8.7%,中通快遞董事及高級人員一共持股為42.7%。

中通快遞投資人,華平中國聯席總裁魏臻表示:“2015年投資中通以來,華平有幸見證中通的高速成長,中通目前是國內快遞業市場占有率最大,也是通達系中市值最高、盈利能力最強的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

“以香港上市為契機,相信中通將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行業領先優勢,并通過提升用戶體驗,完善綜合物流服務能力擴大競爭優勢。”

中通投資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劉星表示,在過去的12個月里,中通快遞全網近50萬人為中國消費者配送了超過148億件包裹。把這些包裹排成隊,可以繞地球105圈。

“在賴梅松董事長帶領下,中通堅守‘誠信、透明、共贏’理念,打造覆蓋廣、服務優、科技強、效率高的快遞網絡,持續不斷以領跑行業的速度茁壯成長。”

劉星說:“作為第一家在美國和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期待中通以此為新起點,進一步拓展產業鏈,構建生態圈,鑄造‘從工廠到用戶,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鏈路掌控能力和競爭優勢,成為全球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

阿里加大對快遞行業布局

近年來,阿里巴巴加大了對快遞領域的投入力度,已投資三通一達。

其中,2020年9月初,圓通快遞發布公告,宣布已與阿里巴巴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作為戰略合作的一部分,阿里巴巴本次對圓通進行增資,此次股權轉讓的價格為17.406元,轉讓的總價為66億元。

阿里對圓通增資前,圓通股權結構

阿里及其一致行動人在圓通的持股提升12個百分點。此次增持后,阿里對圓通持股增至22%。

最近,阿里還以32.9億元對價受讓申通快遞10.35%股份,持股增至25%。申通實控人陳德軍兄妹進行了大筆的套現。

阿里對韻達持股最少,持有2%,韻達可能還是更想體現自身的獨立形象。

關鍵詞: 中通 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