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為上市拼了?擬公開發行A股數量不超過1000萬股

2020-09-29 10:30:46

來源:36氪

作為知識付費產業第一人,羅振宇在創立《羅輯思維》的那一天,也許根本沒有想過自己離億萬財富如此之近。

2012年底,羅振宇創辦個人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那年他39歲。

2020年9月25日,羅輯思維母公司——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維造物”)預披露A股IPO招股說明書。如果順利,羅振宇的公司上市進程將會加快。這一年,羅振宇47歲。

思維造物擬公開發行A股數量不超過1000萬股,占發行后股本比例不低于25%,預期募資金額是10.37億元。若完成該筆募資,公司整體估值將超過40億元。

A股上市后,隨著吳曉波的巴九靈借殼上市折戟,思維造物將成為A股知識付費第一股。思維造物真的那么好嗎?

為上市而生

羅輯思維從誕生之日起,就快速進入了資本拓展的軌道,羅振宇展現了內容之外的資本運作能力,幾乎每年都有資本注入。

明星資本和投資人的不斷加入,或許也是羅振宇急于上市的重要原因。或者說,從思維造物誕生之日起,可能就瞄準了上市。

2012年底,羅振宇開始打造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半年內,由一款互聯網自媒體視頻產品,逐漸延伸成長為全新的互聯網社群品牌。在優酷、喜馬拉雅等平臺播放超過10億人次。

羅輯思維推出的短短幾個月,2013年3月,就獲得了順為資本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此時,思維造物還未成立。

羅振宇、李天田、吳聲于 2014 年 6 月17日共同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設立時的名稱為“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 100萬元。

其中,羅振宇以貨幣出資51萬元,占注冊資本的51%;李天田以貨幣出資29萬元,占注冊資本的29%;吳聲以貨幣出資2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20%。

2014年12月,思維造物獲得啟明創投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5年10月,思維造物對外宣布完成B輪融資,由中國文化產業基金領投,啟明創投等跟投。

2017年和2018年,思維造物迎來了股權增資和變更的高峰時期,創始人羅振宇和李天田的股權不斷稀釋,其他機構投資者的股權不同程度增加。

2019年,思維造物開始大規模的股份制改造,為最終的上市做最后的準備。

當年3月10日,思維造物有限股東會作出決議,同意采取發起設立的方式,將思維造物有限整體變更為“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截至 2018年9月30日經審計的凈資產作為出資,按照21.6798:1的比例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整體變更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總額為30,000,000 股。

發行人的發起人為羅振宇、杰黃罡、李天田、文產基金等 16 名自然人或企業。 公司實際控制人羅振宇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持有公司46.61%的表決權。其中,羅振宇直接持有30.35%的股權,同時通過杰黃罡間接控制發行人16.26%的股份。

圖片來源:招股書

驚嘆,凈利潤其實負增長

思維造物營業收入波動非常大,從業績等基本面來看并不穩定,盈利能力偏弱。對于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說可能并不是好的投資標的。

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5,635.82萬元、73,793.92萬元、62,791.13萬元和

19,225.57萬元,2018 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64%,2019 年同比下降14.91%,整體呈現波動趨勢。

主營業務中,占比66%的線上知識服務業務和占比19%的電商業務下降較為明顯。

公司線上知識服務收入2018 年同比增長 54.77%,2019 年同比下降 18.75%。

2017-2018年,思維造物通過推出《知識就是力量》視頻節目并贊助《最強大腦》節目首播等方式加大了品牌投放力度,獲得較多新增付費用戶,線上知識服務業務收入增速較快,造成基數相對較高。

2019年,思維造物開始控制品牌投放和營銷支出,強調留存用戶。同時業務由純線上轉向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新模式,因此線上知識服務業務新增付費用戶有所下滑,導致2019年收入有所下降。

由此看出,思維造物業務對于單一渠道投放的依賴太強。一旦收縮,就會造成整體業務的顯著下滑。

對于電商業務的下滑,思維造物的解釋是,公司業務發展重心不斷向線上線下知識服務業務遷移,公司電商業務投入及推廣力度更向自有版權及知識服務相關領域傾斜所致。

事實上,思維造物在2019年整體營業成本都在收縮,較2018年下降了近8000萬。相較凈利潤水平來說,營業成本收縮非常猛烈。這可能是想在營收下滑的背景下,實現較高凈利潤。

2019年思維造物實現凈利潤1.2億元,而2018年只有4700多萬元。公司2019年凈利潤大幅上升的原因系公司對原子公司酷得少年喪失控制權,核算投資收益所致。

在思維造物的利潤構成中,要有大量的政府補貼。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計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87.73萬元、1,166.67萬元和1,426.83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11%、20.68%和 11.71%。

若以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口徑計,則公司2019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2018年下降6.5%。如果營業成本沒有斷崖式收縮,2019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還會更大,甚至有可能是虧損。

橫向比較,與可比競品相比,思維造物毛利率和業務收入僅是中部水平,不能算是頭部。

思維造物的春天來了?

如果此次思維造物順利上市,是不是意味著知識付費春天來臨?

吳曉波是知識付費上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年想要通過全通教育實現上市。不過,在全通教育發布重組公告后不久,深交所發問詢函,圍繞巴九靈對吳曉波個人IP的依賴,以及巴九靈是否與吳曉波名下其他企業存在關聯交易等問題,進行了問詢。

最終,重組半年,最終沒有實現借殼上市。

在借殼上市失敗后,吳曉波選擇主動申請上市。6月11日,浙江證監局發布的輔導信息企業顯示,吳曉波旗下的巴九靈正在接受上市輔導。

相較于吳曉波,羅振宇上市進程更快一些,而且關鍵問題去個人IP比較成功。對羅振宇來說,未來的難點在于盈利能力的提高。

從行業增長前景看,雖然絕對規模還在擴大,但行業增速放緩。中國在線教育規模以及終身教育規模增速都在下滑,顯示這個行業峰值已過。

具體到付費實現轉化來講,也不能樂觀。終身教育線上付費用戶增速在放緩,終身教育下線付費用戶增速一直維持在低位。這對知識付費行業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對于思維造物本身來說,在市場規模未來不能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還要面對眾多的競爭者,挑戰會越來越大。

目前,中國終身教育行業市場格局相對分散,尚未出現巨頭壟斷、寡頭競爭等現象。隨著市場需求增長,未來社會資本可能會持續進入終身教育領域,行業可能會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

思維造物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未來如果公司未能準確把握市場方向及行業政策變化,可能存在競爭力下降的風險”。

思維造物未來的挑戰并不小,此次尋求上市,不要只變成一場資本的游戲。

關鍵詞: 羅振宇 上市